农村人力资本溢出问题分析
农村人力资本溢出问题摘要: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流动表现为单向的对城市的外溢效应。其现状是规模不断加大,素质不断提高,以非农行业为流入行业,并施行自发流入为主的流动形式。农村人力资本大量向城市溢出,在一定程
农村人力资本溢出问题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流动表现为单向的对城市的外溢效应。其现状是规 摘要: 模不断加大,素质不断提高,以非农行业为流入行业,并施行自发流入为主 的流动形式。农村人力资本大量向城市溢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经济 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加大了城乡经济差距,形成了其他一些不稳定现象。针 对这一问题,其解决的关键在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并施行投资形式等方案。 农村人力资本;单向溢出;农村经济 关键词: 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 况)等质量因素之和。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首先创立 了比较完整的人力资本理论,这一理论有两个核心观点,一是在经济增长中,人 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二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 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人力资本,比物质、货币等硬资本具有更大的增值 空间,特别是在当今后工业时期和知识经济初期,人力资本将有着更大的增值潜 力。因为作为“活资本”的人力资本,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具有有效配置资源、 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等市场应变能力。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对GDP的增长具有更 高的贡献率。人力资本是自主创新的核心资本,自主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是体现 在人力资本存量数量、质量及结构关系上,而如何形成科学的、有利于自主创新 能力提升的人力资本结构是有赖于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的。人力资本溢出是指由 于人力资本流动引起的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况)等质量因素从某一区域向另 一区域溢出。人力资本溢出的理论基础是人力资本流动理论。关于人力资本流动 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古典人力资本理论,而人力资本流动理论是建立在人口迁移 理论基础上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展开对 人力资本流动的研究。微观层次着重分析人力资本载体的个人决策行为;中观层 次着重分析跨国公司关系网络和人力资本流动的动力机制;宏观层次分析国民经 1 济和世界经济结构及国家政策对人力资本流动的影响。 一、人力资本论 卢卡斯的人力资本理论 卢卡斯在宇泽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人力资 本溢出模型。他最早提出了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并在此后,卢卡斯(1988)建立 了人力资本溢出的经济增长模型。该模型由两个子模型构成:一个是强调通过“干 中学”获得人力资本积累的模型,称之为阿罗(1962)人力资本溢出效应模型;另 一个是强调通过学校正规教育获得人力资本积累的模型,称之为舒尔茨人力资本 β1-β 溢出效应模型。经济增长模型表示成:Y=f(K, L,h)=AK(uhL)。卢卡斯模型 将经济分为人力资本生产部门和最终产品生产部门,人力资本具有正的部门间溢 出效应,人力资本积累有助于提高最终产品部门的生产率水平。在卢卡斯模型中, 溢出效应表现为人力资本积累影响最终产品部门的生产率水平,因此这种溢出是 1 J2009 王昌林.人力资本溢出与自主创新能力[]. 1/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