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关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福州市关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2009年9月5日,承担上海长江隧道下行线掘进任务的“长江二号”盾构顺利进入长兴岛接收井。至此

福建省福州市关元中学学年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 2021-2022 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52) 1. 2009年9月5日,承担上海长江隧道下行线掘进任务的“长江二号”盾构顺利进入长兴岛接收井。 至此,“万里长江第一隧”——世界最大直径隧道上海长江隧道工程实现双线贯通。结合下图,回答 7. 推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颁布实施的时间可能是 10~11题。 A. 1992年B. 1996年 C. 2004年D. 2012年 8. 我国自然村数量变化反映了 A. 人口的分布趋于均衡B.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C. 生态破坏环境承载力下降D. 人口自然增长率快速下降 参考答案: 7. C8. B 【7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有条件的可实 行并村……”,该《意见》颁布后,自然村的数量应明显减少。读1990~2017年中国自然村数量变化 图可知,1992年、1996年、2012年以后较短时时间内,自然村数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而2004年以 10.上海浦东新区至崇明岛之间修建世界最大的隧桥结合工程,其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 ) 后,自然村数量大幅度减小,由此推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颁 A.自然因素 B.社会政治因素 布实施的时间可能是2004年,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C.社会经济因素 D.科学技术因素 【8题详解】 11.下列说法不能说明上海长江隧桥工程建设意义的是( ) 读1990~2017年中国自然村数量变化图可知,我国自然村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这种变化除了受“并 A.加速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村”影响之外,还与城镇化水平提高有关,随着城镇面积扩大,许多自然村变成城镇用地,有些自然 B.进一步拓宽城市发展空间 村消失,有些自然村由于人口大量迁往城镇,人口减少,自然村补合并,因此我国自然村数量变化反 C.带动上海周边地区尤其是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经济的发展 映了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B正确;我国自然村数量减少,反映了人口向城市集中,人口的分布趋于 D.缓解上海城市内部的交通压力 不平衡 ,A错误;自然村数量减少,农村人口减少,农业生态压力减少,C错误;自然村数量 参考答案: 减少是因为并村和城市化发展,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 CD 2. 自然村是指自然聚居形成的村落,一般多个自然村组成行政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 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进一步精简乡镇机构和财政供养人员,积极稳妥地调整乡镇建制, 3. 甲、乙两地位于同一经线,在甲、乙地各有一等高的旗杆,图4中虚线为连续两月甲、乙 有条件的可实行并村”。下图为1990-2017年中国自然村数量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两地逐日正午杆影长度及朝向示意图。完成

腾讯文库福建省福州市关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