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南省周口市太清职业中学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0年河南省周口市太清职业中学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旅游活动对古迹的影响是( )A.根据长存性的特点,旅游活动不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B.只有少数不文
年河南省周口市太清职业中学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0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52) 1. 旅游活动对古迹的影响是( ) A.根据长存性的特点,旅游活动不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 【方法总结】大陆性的气候特征是年降水量少,且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B.只有少数不文明的旅游者和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 海洋性气候特征是年降水量多,且降水的季节分配较均,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小。 3. 下图是经纬网和中国著名山脉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 C.旅游规模不超过环境承载量时,不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 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D.正常的旅游活动也会给文物古迹带来间接性损坏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 景观具有长存性的特点,但旅游活动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A错。不只是少数不文明的旅游者,所 有旅游者的活动都可能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B错。旅游规模不超过环境承载量时,也会对文物古迹 9. 图中山脉 产生损坏,C错。正常的旅游活动也会给文物古迹带来间接性损坏,D对。 A. ①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考点:旅游活动对古迹的影响。 B. ②是黄河的发源地 2. 下表为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表。读表回答下题。 C. ③是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 地点 ① ② ③ ④ D. ④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 年降水量(mm) 15.6 466.6 777.4 205.4 10. 图中山脉③的东西两侧分别是 1月平均气温 -8.5 -6.6 -1.2 -9.0 A. 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B. 河北省、山西省 (℃) C. 落叶林带、草原带D. 外流区、内流区 7月平均气温 27.4 23.5 23.9 23.6 参考答案: (℃) 9. D10. B 11.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9题详解】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洋流性质 据所学知识结合图可知,①是大兴安岭,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A错;②是祁连山,而 12.下列关于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黄河的发源地在巴颜喀拉山,B错;③是太行山,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不是农耕区与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牧区的分界线,C错;④是南岭,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D正确。故选D。 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D.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10题详解】 参考答案: ③是太行山,其东侧是华北平原,其西侧是黄土高原,A错;太行山是河北省与山西省的界线,B正 11、B 12、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