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6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__以东北地区为例含解析鲁教版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20·漳州市调研)粮牧生产协调度(P)与剩余粮食数量(a)、畜牧业生产所需粮食数量(b)的关系为:P=(a-b)/b。当|P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2020·漳州市调研)粮牧生产协调度(P)与剩余粮食数量(a)、畜牧业生产所需粮食数量(b) 的关系为:P=(a-b)/b。当|P|≤0.20时,粮食生产与畜牧业发展协调;当0.20<|P|≤0.50 时,粮食生产与畜牧业发展基本协调。下图示意1995~2010年东北三省粮牧生产协调度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1.1998~2000年三省区( ) A.粮牧协调状况变好 B.粮食需求缺口加大 C.粮食供应总体趋紧 D.粮牧关系基本协调 2.与黑龙江省、吉林省比较,辽宁省P值一直小于0的主要原因是( ) A.科技较落后,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偏低 B.机械化水平高,粮食的生产效率较高 C.畜牧业以草场放牧为主,舍饲比重低 D.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乳肉需求量大 3.为了促进粮牧协调发展,黑龙江省应( ) A.加大耕地保护力度 B.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 C.推进节粮型畜牧业 D.扩大畜产品对外销售 [第1题,由文字材料可知,P的绝对值≤0.20时,粮牧发展协调。图 1.C 2.D 3.D 中黑龙江与吉林P值变小,粮牧协调状况变好,但辽宁的P值绝对值变大,粮牧协调状况变 差。黑龙江和吉林P值大于0,粮食供大于求,只有辽宁出现缺口且缺口加大。三省P值皆减 小说明供应总体趋紧。第2题,辽宁在三省中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乳肉需求量大,畜牧业 生产所需粮食数量(b)大。第3题,为了促进粮牧协调发展,黑龙江应使P值变小,A、B选项 使粮食总量增加,P值会变大,A、B错误;推进节粮型畜牧业会使b值变小,P值变大,C错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