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小议建国后影视中的三种女性形象
小议建国后影视中的三种女性形象摘要伴随着女性主义的不断深入,女性电影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在电影中塑造什么样的女性形象,让女性在电影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成为我们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
小议建国后影视中的三种女性形象 摘要伴随着女性主义的不断深入,女性电影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在电影 中塑造什么样的女性形象,让女性在电影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成为我们值得深思 的一个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前,好莱坞电影中塑造出的女性都是缺乏独立人 格的人,将女性作为男性捕捉的对象——男人性欲的猎物,压倒了她们作为母亲 的本性。新中国的影片则改变了这种情况,在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是被正面描绘 的,她们有自我存在的价值,有母亲般包容的品质,有独立的人格魅力,好比君 子兰、康乃馨、梅花这三种不同特质的花。“君子兰”式的女性是政治化的女性, 她们像男人一样勇敢、无畏,甚至比男人还男人;“康乃馨”式的女性是母亲化 的女性,她们温柔、博爱,但有时包容的失去了自我;“梅花”式的女性则是我 们现在需要树立的女性形象,她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独立、自主、爱他但不丧 失自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女性。 关键词中国电影女性形象女性意识 马克思曾经指出:“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1]在 这个意义上,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就成为了衡量人类社会的历史性进步和文明进 展的一个重要尺度。 随着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首都北京召开,妇女问题、女性主义问题再一次引 起中国思想界、学术界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从当代女性主义的观点来探讨和 考察妇女在一种最有影响力的传播媒体——电影中究竟是如何被表现的问题就 变得非常重要。从电影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从妇女作为重要的观影群体这个事 实出发,也必然提出妇女形象在电影中如何被表现的问题。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新 角度的思想观念对传统的电影分析会提供方法上、观念上的启示,而如何运用女 性主义分析电影中的女性也就成为电影接受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女性电影在西方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与女权运动紧密相联带有浓烈的政治色 彩。女性电影区别于一般的关于妇女题材的影片,不仅描写妇女和妇女问题,其 关键还在于塑造什么样的妇女形象,让妇女在电影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20世纪 50年代以前,好莱坞经典影片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影片中所描绘的妇女形象, 基本上都是缺乏独立人格的人。她们一直以男性的附属物身份而存在,没有独立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