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阅读【考点提示】(1)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对科技说明文中的关键词能正确理解、判断及阐释。(2)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准确把握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意义及作用。(3)能够辨别、筛选并整合
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阅读 【考点提示】 ( 1)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对科技说明文中的关键词能正确理解、判断及阐释。 (2)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准确把握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意义及作用。 (3)能够辨别、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 (4)能够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通过阅读对文章的观点、说明对象等能够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 (5)能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和想象。 【创新题例】 阅读《堰塞湖:不期而至的湖泊》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史载:l933年2月25日四川茂县叠溪地区突然发生里氏7.5级地震,顷刻间,叠溪四周峰塌坡裂,岷江三处水流 受阻,水位疾升300余米,形成11个海子。其后,一个海子突然决口,沿岸村寨全被吞噬。这里的“海子”就是堰塞湖。 ②堰塞湖是河道因山崩、地震、滑坡、冰碛(qì)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藏东南峡谷地区八宿县的然 乌错(“错”,藏语“湖”的意思)是暴雨引起山崩堵塞河谷形成的堰塞湖,波密县的古乡错是冰川泥石流堵塞而形成的堰塞 湖,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和镜泊湖都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熔岩堰塞湖。最新的堰塞湖则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形成 的。 ③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就是由许多堰塞湖所构成的,这种地质地貌也是历史上的无数次地震自然形成的。造物主的鬼斧神 工给人类带来了婀娜多姿的自然美景,也带来了难以预料的灾难。稳定的堰塞湖对人类一般不会构成威胁,而不稳定的堰塞 湖则后患无穷。这是因为堰塞湖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水深几乎都在百米以上,加之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 解而崩塌。一旦崩塌,高悬的湖水就会奔腾而下,不要说洪水会将下游淹没,就是在水流到达之前的空气压缩波就足以将所 有的建筑物摧毁。 ④历史上很多堰塞湖形成后是要溃决的。堰塞湖的溃坝分为瞬时全溃、瞬时部分溃决、逐步溃决三种。相对来说,瞬时 全溃危险性最大,而逐步溃决危险性最小。因此,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非常重要。如果堆积体以石灰岩为主则相对比较稳 定,而以松散土为主相对容易溃决。只有在第一时间去堰塞湖现场,才能较准确地了解堆积体的情况,但往往产生堰塞湖的 地方都是徒步难以到达现场的。运用我国开发的三维电子江河与遥感等先进技术,对堰塞湖形成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可以大体测定堆积体的体积、水体体积、汇流面积、可能溃坝的最大洪量及影响范围等。在此基础上,实施控制性泄洪。另 外,在排险的同时,还必须及时利用遥感等多种手段进行监测和预警,开展堰塞湖风险评估分析,预测堰塞湖渍决时间及泛 滥范围,从而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 (根据《光明日报》、“中国百科网”、“世界科技报道网”等相关内容编写) 1.第①段叙述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和第③段都举了堰塞湖的例子,请分别说说两处举例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说“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联系下文,具体说说这种“不稳定”体现在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说出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大体”一词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第④段,说说如何减轻堰塞湖带来的灾害。请分4条概括,每条不超过12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综观2008年中考,我们会发现,与地震有关的信息成为考试的热点,此题也不例外。1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开头引用史料 作用的理解,一般而言,这样的开头往往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吸引读者的注意。2题考查了举例子这中说明方法的作用, 只要结合段意回答即可。3题考查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只要抓住关键语句即可。4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5题 考查学生捕捉文章信息的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一般从文中找到关键句子,整合便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