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山西省临汾市下善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山西省临汾市下善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读想象文学的“不要”论说性作品要传达的是知识——在读者经验中曾经有过或没
2020-2021 学年山西省临汾市下善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 含解析 353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读想象文学的“不要” 论说性作品要传达的是知识——在读者经验中曾经有过或没有过的知识。想象文学是 在阐述一个经验本身——那是读者只能借着阅读才能拥有或分享的经验——如果成功了, 就带给读者一种享受。因为企图不同,这两种不同的作品对心智便有不同的诉求。我们都 是经由感官与想象来体验事情。我们都是运用判断与推论,也就是理智,才能理解事情。 这并不是说我们在思考时用不上想象力,或我们的感官经验完全独立于理性的洞察与反应 之外。关键在强调哪一方面的问题而已。小说主要是运用想象力。这也是为什么称之为想 象文学的原因,这与理性的科学或哲学相反。 有关想象文学的事实,带引出我们要建议的否定的指令: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 影响力。我们讨论过很多主动的阅读方法。这适用于任何一本书。但在论说性作品与想象 文学中,适用的方法却不大相同。阅读论说性作品,读者应该像个捕食的小鸟,经常保持 警觉,随时准备伸出利爪。在阅读诗与小说时,相同的活动却有不同的表现方法。如果容 许的话,我们可以说那是有点被动的活动,或者说那是带着活力的热情。在阅读一个故事 时,我们一定要用那样的方式来表现,让故事在我们身上活动。我们要让故事贯穿我们, 做任何它想要做的事。我们一定得打开心灵,接纳它。 论说性作品与想象文学的基本不同,又造成另一个差异。因为目标完全不同,这两种 作品的写法必然不同。想象文学会尽量使用文字潜藏的多重字义,好让这些字特有的多元 性增加文章的丰富性与渲染力。但丁的《神曲》使用的是一般的诗与小说,但每个人阅读 起来却各有不同的体会。论说性作品的逻辑目标则是完全清晰,毫无言外之意的解说。在 字里行间不能有其他的含意。任何相关与可以陈述的事都得尽可能说个一清二楚才行。相 反地,想象文学却要依赖文字中的言外之意。多重含意的隐喻在字里行间所传达的讯息, 有时比文字本身还要丰富。整首诗或故事所说的东西,不是语言或文字所能描述的。 从这个事实,我们得到另一个否定的指令:在想象文学中,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 述。那是逻辑的,不是诗的,二者完全不同。诗人马克·范多伦曾经说:“在诗与戏剧 中,叙述是让人更模糊的一种媒介。”譬如,你根本就无法在一首抒情诗的任何文句中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