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皖西立人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六安市皖西立人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研制新型的乙醇燃料电池,用质
A .淀粉的含量 安徽省六安市皖西立人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B .二氧化硫的含量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个小题,每小题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154 C .亚硝酸盐的含量 题目要求,共分。) 60 D .甲醛的含量 + 1. 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研制新型的乙醇燃料电池,用质子(H)溶剂,在200℃左右供电.电池总反应 参考答案: 为:CHOH+3O→2CO+3HO,如图是该电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5222 A 答案: 考点: 限量食用的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安全监测指标。 解析: BCD 选项、、虽然是食品添加剂,但在食品中的含量超标就会对人体有害,是食品安全检测 的指标。 A.a极为电池的正极 相关知识点归纳:①亚硝酸盐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 溶于水。 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限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a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b极 0.30.5g 量使用。由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机率较高。食入~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亚硝酸盐中毒是指由于食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腌制肉制品、泡菜及变质的蔬菜可引起中 + ﹣ C.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H+O+4e═2HO 2 2 毒,或者误将工业用亚硝酸钠作为食盐食用而引起,也可见于饮用含有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苦井水、蒸 锅水后,亚硝酸盐能使血液中正常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因而失去携氧能力而引 D.电池工作时,1mol乙醇被氧化时就有6mol电子转移 本产品的检测范围:液 起组织缺氧。因此,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是食品安全检测中非常重要的项目。 参考答案: 0.2510mg/L2.5100mg/kg 体样品为~,固体样品为~。 C 3 在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中的发证检验、出厂检验和监督检验种强制检验形式,既相互联系 ②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又有所区别。 3 这种形式贯穿于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整个过程,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所采取的必 专题:电化学专题. 要措施,缺一不可,但又各有侧重和区别。发证检验和监督检验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为审核食品生产 分析:由质子的移动方向可知a为负极,a极上是乙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乙醇被氧化生成CO和 2 加工企业是否具备并保持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必备条件所进行的检验,是政府为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 + ﹣ + 所采取的一种行政行为;而出厂检验是企业为保证其所生产加工的食品必须合格所采取的一种企业行 H,电极反应式为CHOH+3HO﹣12e═2CO+12H,b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 252 2 为,是企业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定义务。 + ﹣ 4H+O+4e═2HO,以此解答该题. 2 2 解答:解:A.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a为负极,故A错误; 食品质量安全是指食品质量状况对食用者健康、安全的保证程度。 ③用于消费者最终消费的食品不得 出现因食品原料、包装问题或生产加工、运输、储存过程中的存在的质量问题对人体健康、人身安全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正极经外电路流向负极,在该电池中由b极流向a极,故B错误;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不利影响。食品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不得 + ﹣ C.正极氧气得到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式为4H+O+4e=2HO,故C正确; 2 2 存在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食品质量安全实际包括三个内容: D.乙醇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被氧化后升高到+4价,则电池工作时,1mol乙醇被氧化时就有 12mol电子转移,故D错误. Ⅰ、食品的污染对人类的健康、安全带来的威胁。按食品污染的性质来分,有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 染、物理性污染;按食品污染的来源划分有原料污染、加工过程污染、包装污染、运输和贮存污染、 故选C. 销售污染;按食品污染发生情况来划分,有一般性污染和意外性污染。日前,畜禽肉品激素和兽药的 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本题注意 21 残留问题日益突出,可能成为世纪的重点食品污染问题之一; 把握根据电池总反应书写电极方程式的方法,难度不大 Ⅱ、食品工业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质量安全问题。如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配剂、介质以及辐射食 2. 食品检验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下列不属于食品安全检测指标的是( ) 品、转基因食品等。这些食品工业的新技术多数采用化工、生物以及其他的生产技术。采用这些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