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作用分析
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作用分析摘要:水保淤地坝工程是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程措施。定西市安定区从1986年被黄河上中游局列为淤地坝建设试点以来,通过
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作用分析 摘要:水保淤地坝工程是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程措施。定西市安定区从1986年被黄河上中 游局列为淤地坝建设试点以来,通过多年的由单坝到坝系连续建设,已形成较为 完整的6条坝系工程,为当地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基础条件, 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为生态环境文明建积累了丰富经验。 关键词:淤地坝;农村和农业;作用;安定区 1基本情况 定西市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系黄河流域祖历河水系,流域总面积 3638.7km2。总人口47.4万人。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 380mm左右,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9三个月,多以暴雨形式出现。 年均气温6.3℃,无霜期141d。多年土壤侵蚀模数为5640T/km2,径流模数2万 m3/km2。干旱、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十分频繁。素有“十年九旱,苦瘠甲于天 下”之称。全区境内共有大小支毛沟2.4万多条,平均沟壑密度2.4km/km2,平 均沟道比降8‰~59‰,沟谷深而狭长,横断面多呈“v”字型,沟道两岸均为黄 土层覆盖,且土层深厚,筑坝土料十分丰富,沟道均适宜骨干工程和淤地坝的建 设。截止目前,全区共建成淤地坝155座,其中骨干坝81座,中型坝37座,小 型坝37座,分布在全区12个乡(镇)的20多条小流域。是全省淤地坝工程数量 最多的县区之一,约占全省总数的十分之一,占全市总数的二分之一。工程布局 上主要呈两大类布设。一类是单坝布设,这些工程大多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 成,目前大多已达到或超过设计淤积年限。另一类是以坝系布设。主要以花岔、 官兴岔、石门、九华沟、称钩河、李家河等流域为典型,共建成各类淤地坝124 座。截止目前,超过设计淤积年限的共91座(其中骨干坝45座,中小型坝46 座),达到设计淤积年限的有13座(其中骨干坝3座,中小型坝10座)。骨干 工程与淤地坝相间分布,主沟与支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沟道防护体系,这些淤地 坝在流域内所形成了具有一定系列的特殊功能,其中以蓄水、防洪、灌溉、拦泥、 淤地和生产最为显著,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地方经济、促进生态建设与修 复、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