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历史同情与沧桑

三国演义历史同情与沧桑 《三国演义》是一部后人写前代历史的小说,其中表现了作者的诸多历史观,也凝聚了几百年的民间心理。在清代毛宗岗父子最终修订时,在全书之首加入了明代诗人杨慎的《临江仙》[1]1

15 第页共页 三国演义历史同情与沧桑 《三国演义》是一部后人写前代历史的小说,其中表现了作者的 诸多历史观,也凝聚了几百年的民间心理。在清代毛宗岗父子最终修 订时,在全书之首加入了明代诗人杨慎的《临江仙》[1]1:滚滚长江 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词中将自然永恒和人生短逝相结合,既表达了建功立业 的慷慨悲壮,又最终走入了历史的苍茫和无尽的空旷。这首词与三国 的风云故事相结合,其怀古凭吊的情怀则又加深了几分。明代各书坊 刊行《三国演义》时,喜欢在书中配上插图,虽然有的是为普及历史 知识、教化大众,有的是书商牟利、粗制滥造,但众多插图通过对历 史事件的具体表现,传达了深厚的历史沧桑感和对历史人物的同情。 《三国演义》的故事题材在民间早就充满了传奇性,并带有浓重 的兴亡色彩,小说家罗贯中在创作文本时,结合史传与传说,在文墨 浩荡间凝聚了自己独特而深沉的历史同情心,并寄托了他自身对历史 的思考和感悟,而坊间刻本的插图则将此种历史同情心推延、扩展开 来,转移到读者身上,随着“大江东去浪滔尽”“,千古风流人物” 在时间的隔阂中越来越远,其模样早已不存,但他们身上曾经具有的

腾讯文库三国演义历史同情与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