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语文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的研究”实验报告(中)(定稿)[修改版]
第一篇:【精品】“小学语文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的研究”实验报告(中)(定稿)“小学语文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的研究”实验报告(中) 根据图3—1、图3—2图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实验班学生的注意整体水平明显高
“”() 第一篇:【精品】小学语文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的研究实验报告中(定稿) “” 小学语文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的研究实验报告(中) —— 根据图31、图32图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实验班学生的注意整体水平明显高于对比班学生 的注意整体水平。心理学研究表明:单调刺激的注意稳定性很难维持长时间;要较长时间地维持注意的稳 “·” 定性,必须是注意对象有变化。在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中,以电教媒体为核心媒体,朗读、默读、 生疑、讨论、启发、讲解等教学方式交替运用,学生的兴奋点不断转移,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观察、 “·” 积极思考、积极动口,从而维持了注意的高度集中。这说明运用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可以有效地 维持学生注意力。以《观刈麦》一课的教学为例。这是白居易公元827年写的一首五言古体诗。全诗26 句,叙述了作者目睹耳闻农民遭受残酷剥削的惨痛情景,抒发了自己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和愧疚心情。 由于这首诗篇幅较长,文字艰深,内涵深刻,加上距离现在时间久远,学生阅读起来不仅学习难度大,还 觉得枯燥乏味。因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难于调动,更难持久。但是在本课的教学中,实验班学生与对 比班学生的注意程度存在着显著差异。我们根据录像分析,发现在教学过程的第17分钟细读第三节时,实 验班教师出示了一张投影片。该片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催人泪下的凄惨场面:一位衣衫褴褛的贫妇人, 一手抱着骨瘦如柴的幼子,一手拿着几根刚拾的麦穗,向周围的人诉说着什么。此时,学生们目不转睛地 注视着画面。教师抓住时机进行变式训练。提出:这位贫妇人在做什么?说什么?想什么?使学生资料 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思考。学生观察、思维、表达同步训练,前后持续了6分钟之久。在教学第 29分钟,进入评读概括阶段时,教师适时播放了古筝配乐的全诗朗诵,再次把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全神 贯注,体会诗情、诗境。两次电教媒体的恰当切入,发挥了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的功能优势,不仅有助于学 生深入理解古诗,而且维持了实验班学生的高度注意。与此同时,我们在检查对比班教师此课教案时,发 现对比班大都采取逐词逐句的串讲方法进行教学。这就成为两班学生注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并易于接受,而对抽象的语文知识则不容易引起注意力的集 中。实验班采用阅读电化教学结构进行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对词 句的内涵、作者的感情理解逐步加深,保持了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这是传统阅读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 “·” (二)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对实验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师运用四四式阅读电化教 学结构的教学效果的反映。参加问卷学生52人,回收有效问卷48份。运用态度量表分析模型,对相关 ——— — 问题进行了统计处理,得到表32、33、34。表32N=48提出问题有帮助无帮助F(+1)(- — 1)投影和录像对你理解课文有帮助吗4260.75表33N=48提出问题喜欢无所谓不喜欢F(+1)

![【精品】“小学语文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的研究”实验报告(中)(定稿)[修改版]](https://wkimg.docs.qq.com/img/mCOFsehpNy8XTbRDOnbO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