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杜甫诗三首》的疑难解析

关于《杜甫诗三首》的疑难解析      1、王昭君形象的塑造。      明确:      杜甫善于在叙事诗中塑造人物的形象,例如《兵车行》中的行人,《石壕吏》中的老枢,《新婚别》中的新妇,都十分动人

关于《杜甫诗三首》的疑难解析 1、王昭君形象的塑造。 明确: 杜甫善于在叙事诗中塑造人物的形象,例如《兵车行》中的 行人,《石壕吏》中的老枢,《新婚别》中的新妇,都十分动人,能 给读者留下隽永的印象。而律诗主要用于抒情,虽有叙事成分,不过 是作为抒情的依托,并不承担塑造人物形象的任务。这首诗却略有不 同:它仍然重在抒情,而它的抒情是通过塑造王昭君的动人形象实现 的。 诗的开头,以“群山万壑赴荆门”写昭君的出生地,是从侧 面烘托昭君的形象。这大概是因为诗人首先想到,一个青年女子远离 父母之邦,嫁到殊方异域,并在那里度过自己的一生,确实需要巨大 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性格的象征!接着 叙述昭君的一生,诗中出现了两个典型的镜头:“一去紫台连朔漠” 写昭君由汉宫到匈奴的行程,颇有“关山度若飞”的气概,“一去” 二字尤其真切,从正面表现了昭君的坚强性格;“独留青冢向黄昏”写 昭君坟上长出青草,它仿佛告诉人们,昭君虽死而故国之思犹在── 她依然向往着自己生长的地方,这又进一步丰富了昭君的形象。 但昭君远嫁对她个人来说,毕竟是一种不幸。这种不幸又是 怎样造成的呢?“画图省识春风面”一句,就是对这个问题的答复。 “画图”,指汉元帝“按图召幸”一事,但诗人用事巧妙,仅以“省 议春风面”五字带过,把史家因“为尊者讳”(见“有关资料”)而隐 去的事实含蓄地揭露了出来,说明了皇帝的昏庸。接着再说大错已经

腾讯文库关于《杜甫诗三首》的疑难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