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孔孟道德修养思想之比较

基于孔孟道德修养思想之比较 〔论文关键词〕 孔子 孟子 道德修养 〔论文摘要〕 中国儒家伦理文化非常重视个体的道德修养,并将之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础。孔子、孟子开创了儒家文化发展之

1 13 第页共页 基于孔孟道德修养思想之比较 〔论文关键词〕 孔子 孟子 道德修养 〔论文摘要〕 中国儒家伦理文化非常重视个体的道德修养,并 将之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础。孔子、孟子开创了儒家文化发 展之先河,在他们那里有着非常丰富而精辟的道德修养思想。在如何 通过道德修养铸造自我品性方面,孔子和孟子既具有认知上的共同性 和传承性,同时又具有各自的思想特色,对之进行比较研究,挖掘和 开发其中之思想精髓和理论精华,对于开启我们今日之心智无疑大有 裨益。 “修养”一词本为“修身养性”之意。《孟子•尽心上》 中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天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 以立命也。”宋代程颐后来将“修身”与“养性”结合起来,提出了 “修养”这一概念。其主要含义是指一个人在思想、道德、 学识、 技艺等方面,自觉地进行学习、磨炼、陶冶和提高的实践活动,以及 经过自身的不懈 努力所最终实现的程度和达到的境界。因此,修养 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思想修养、文化修养、艺术修养、 理论修养、技艺修养等等。道德修养主要是指社会个体在个人的道德 意识和道德行为等方面,根据一定的道德价值标准所进行的自我锻炼、

腾讯文库基于孔孟道德修养思想之比较
腾讯文库腾讯文库
search
课件
教案
试卷
日记
论文
读后感
中考
高考
考研
雅思
托福
行测
申论
面试攻略
AI
大数据
新媒体
登记表
合同
协议
委托
美食
司法考试
求职招聘
工作汇报
入职培训
实习报告
思想汇报
调研报告
旅游攻略
读书笔记
立享超值文库资源包
我的资料库

file基于孔孟道德修养思想之比较本文由金锄头文库提供

编辑文档编辑文档
113第页共页基于孔孟道德修养思想之比较〔论文关键词〕孔子孟子道德修养〔论文摘要〕中国儒家伦理文化非常重视个体的道德修养,并将之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础。孔子、孟子开创了儒家文化发展之先河,在他们那里有着非常丰富而精辟的道德修养思想。在如何通过道德修养铸造自我品性方面,孔子和孟子既具有认知上的共同性和传承性,同时又具有各自的思想特色,对之进行比较研究,挖掘和开发其中之思想精髓和理论精华,对于开启我们今日之心智无疑大有裨益。“修养”一词本为“修身养性”之意。《孟子•尽心上》中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天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宋代程颐后来将“修身”与“养性”结合起来,提出了“修养”这一概念。其主要含义是指一个人在思想、道德、学识、技艺等方面,自觉地进行学习、磨炼、陶冶和提高的实践活动,以及经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所最终实现的程度和达到的境界。因此,修养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思想修养、文化修养、艺术修养、理论修养、技艺修养等等。道德修养主要是指社会个体在个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等方面,根据一定的道德价值标准所进行的自我锻炼、
213第页共页自我改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行为活动,以及经过这种努力所形成的相应的道德情操和所达到的道德境界。中国儒家伦理文化非常重视个体的道德修养,并将其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础。孔子、孟子开创了儒家文化发展之先河,在他们那里有着非常丰富而精辟的道德修养思想。在如何通过道德修养铸造自我品性方面,孔子和孟子既具有认知上的共同性和传承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思想特色。一、孔子的道德修养思想一个人之所以要进行自我的道德修养,其目的在于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人格。在孔子那里,最理想的人格境界是“圣人”,其次是“君子”。在孔子看来,只有尧舜这样的圣德明君才算得上是圣人,一般人是很难达到圣人之境的。所以,在个体的道德人格追求上,孔子充分认识到如果要求每一个人都成为圣人事实上是很不现实的。于是,孔子从现实可能性的角度指出:“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可见,孔子在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上非常务实,主张“圣人若不可求,可求君子”,一个人若能达到君子之境亦可也。那么,圣人之境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它与君子之境的差异又在哪里呢?孔子认为,圣人之为圣人,其关键在于他能够实现“立德”、“立功”、“立言”三者的统一,从而对现世乃至后世以积极的影响,所以圣人能够做到不朽,即所谓“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
查看剩余全文
复制全文
复制全文
全屏阅读
全屏阅读
下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