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孔孟道德修养思想之比较
基于孔孟道德修养思想之比较 〔论文关键词〕 孔子 孟子 道德修养 〔论文摘要〕 中国儒家伦理文化非常重视个体的道德修养,并将之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础。孔子、孟子开创了儒家文化发展之
1 13 第页共页 基于孔孟道德修养思想之比较 〔论文关键词〕 孔子 孟子 道德修养 〔论文摘要〕 中国儒家伦理文化非常重视个体的道德修养,并 将之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础。孔子、孟子开创了儒家文化发 展之先河,在他们那里有着非常丰富而精辟的道德修养思想。在如何 通过道德修养铸造自我品性方面,孔子和孟子既具有认知上的共同性 和传承性,同时又具有各自的思想特色,对之进行比较研究,挖掘和 开发其中之思想精髓和理论精华,对于开启我们今日之心智无疑大有 裨益。 “修养”一词本为“修身养性”之意。《孟子•尽心上》 中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天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 以立命也。”宋代程颐后来将“修身”与“养性”结合起来,提出了 “修养”这一概念。其主要含义是指一个人在思想、道德、 学识、 技艺等方面,自觉地进行学习、磨炼、陶冶和提高的实践活动,以及 经过自身的不懈 努力所最终实现的程度和达到的境界。因此,修养 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思想修养、文化修养、艺术修养、 理论修养、技艺修养等等。道德修养主要是指社会个体在个人的道德 意识和道德行为等方面,根据一定的道德价值标准所进行的自我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