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洋后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南平市洋后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青花蓝刘英敏若说中国红是从太阳上采撷的,那么,青花蓝就是在泥土中绽放的。若说中国红是中

(选自2015年2月2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福建省南平市洋后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1.请简要说明第一段中画线句的含意。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青花蓝 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四段的行文层次。 刘英敏 若说中国红是从太阳上采撷的,那么,青花蓝就是在泥土中绽放的。若说中国红是中国的“动” 色, 则青花蓝是中国的“静”色。一动一静,中国有味。她兼具儒家的温度、道家的洒脱和墨家的 勤朴。她是素与雅最完美的结合,是中国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颜色。中国的士,“居庙堂之高”时, 3.请结合文意,阐释文末“青花蓝,民间中国的容颜”的内涵。 往往喜欢黄金黄;“处江湖之远”时,往往喜欢水墨黑;但他们内心深处喜爱青花蓝。 农业中国,以“土”为其“五方”之中心。 青花瓷,脱胎于土,成型于火,获生命于青花蓝。 因此说,青花蓝是泥土中绽放出来的。瓷,或者说青花瓷,是另一个中国。瓷的本性是刚的(虽然她 不像刀,不具侵略性)——一旦“玉碎”,却化为片片刀锋,虽千百载也不腐。而铁枪、钢刀,几十 参考答案: 年风雨就腐烂了。 1.①士人在为官时喜欢黄金黄,是尊崇权利和财富的表现;②被贬退隐喜欢水墨黑,是排遣郁闷或志 周杰伦的歌《青花瓷》留恋、咏叹青花瓷。 “雨过天青云破开,鬼谷下山入梦来。远尘淡墨调 趣高雅的表现;③但士人无论身居何处内心深处更爱青花蓝,因为青花蓝是安静色彩的代表,是素与 烟雨,一见倾心镌画台。”(《七绝·青花》)。“色流香,青胎素描慢拂弦。慢拂弦,岁月浮华,一 雅的完美结合,是多种传统文化流派的交融。 梦千年。可参造化天地妙,无极由来太极添。太极添,业火凝炼,玲珑惊艳。”(《忆秦娥· 青花 瓷》)两位无名者的青花瓷诗词,甚合吾意。 2.首先,简要回顾了蓝印花布在农耕社会中的发展历程;接着,介绍了蓝印花布的特点,和价值;最 农业中国男耕女织,织的就是蓝印花布。她也是从花儿——棉花中走来。“青,取之于蓝,而胜 后,交代了蓝印花布的现状。 于蓝。”(《荀子·劝学》)战国时国人已从蓼蓝草中提取“靛青”染色。解放后不写小说写服装史的 3.①农业中国,以“士”为“五方”的中心,青花瓷脱胎于土,有刚脆饱和的特点,是中国百姓坚强 沈从文考证:“……后来逐渐发展成蓝底白印花布的一种,以布抹灰而染青,候干,去灰药,则青白 不屈的象征;②农业中国,男耕女织,织出的蓝印花布有柔软、温暖的特点,给予了百姓生存的尊 相间,有人物、花鸟、诗词各色。”蓝印花布为世所重在宋,盛行于明、清。青花瓷予国人以刚、以 严、欢与爱。③青花蓝布还有清纯、朴实的特点,有悠远、宁静的气息,能代表山清水秀的南中国。 饱,蓝印花布予国人以柔、以温。千百年,蓝印花布做衣裳、被套、蚊帐、婴儿的襁褓、行者的包 袱……她比粗陋的麻布细暖,她无绸缎、毛皮的高贵,但她予千千万万布衣以尊严,还有欢和爱。如 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释文中的语句要结合语境,前一句有“她兼具儒家的 今,蓝印花布在云贵一带的少数民族才较常见,并且是珍稀旅游纪念品了。 温度、道家的洒脱和墨家的勤朴。”儒家就是积极入世做官,道家就是出世隐逸,再结合文中关键的 蓝底白花,以斑点的粗细、疏朗组合而成,如星空闪烁,一种悠远、宁静的气息袅袅而来。她兼 语句“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正好就是入世做官和出世隐逸,我们需要解释的就是为什么,我 有少妇的端庄和少女的俏皮。她天性属于山清水秀的江南:温婉白美的女子,“缓缓地”穿上这种蓝 们需要阐释的就是“黄色”“黑色”“青花蓝”。 得清纯,白得朴实的布衣,秀气不落凡俗,典雅不失明快,款款地走来……那才是个美不胜收的南中 2.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理清思路也就是写作顺序,我们可以找一些标志, 国!“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好一个如茵绿草与蓝印花布作大背景的红火江南。 比如时间、空间的变换,关联词语,一些显示关系的关键词语,本段可以就时间和写作对象加以分 蓝印花布,还有团扇、青瓷、宣纸、毛笔、线装书、油灯、油纸伞、秦砖汉瓦、儒家礼仪等绘就 析,从历史写来交待的是蓝印花布的发展历程,从战国写到了宋,之后就开始蓝花布的特点价值。接 的岁月,一步三回首,远去了…… 着“如今”领起的则是蓝花布的现状。 青花蓝,民间中国的容颜,也是蓝天和大海的容颜,是中华的“基准色”与活力源泉。

腾讯文库福建省南平市洋后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