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象《庄子注》、成玄英《庄子疏》对《庄子》阐释上的差异及其根源
郭象《庄子注》、成玄英《庄子疏》对《庄子》阐释上的差异及其根源郭象的《庄子注》和成玄英的《庄子疏》是两种不同的对《庄子》的阐释,它们在阐释的方法、重点和角度上存在着一些差异。这些差异的根源可以从两位学
郭象《庄子注》、成玄英《庄子疏》对《庄子》阐释 上的差异及其根源 郭象的《庄子注》和成玄英的《庄子疏》是两种不同的对《庄子》 的阐释,它们在阐释的方法、重点和角度上存在着一些差异。这些差异 的根源可以从两位学者的不同背景和思想体系中找到。 首先,郭象和成玄英的思想背景不同,这一点造成了他们对《庄 子》的阐释上的差异。郭象是南朝宋时期的儒家学者,他的注释中倾向 于通过传统儒家的范畴和理论来理解《庄子》。他注重《庄子》中的伦 理思想,强调人的自觉和道德修养,并以“天人之情”和“性命之道” 为重点。而成玄英是隋唐时期的道家学者,他对《庄子》的理解更加接 近道家的思想,注重强调人的无为而治和自然的原则,他以“道化”、 “无为而治”和“逍遥游”为重点。 其次,郭象和成玄英对《庄子》的注释方法上有所不同。郭象的注 释更加注重对《庄子》文字的解释和分析,他通过对字词的考证和解 释,来推测《庄子》的本意。他运用儒家的注释方法,追求文章的明确 和语言的精确,尽量还原《庄子》本文的意思。成玄英则更关注《庄 子》思想的内涵和哲学底蕴,他注重对《庄子》思想的阐释和发挥,运 用道家的思维方式和解释方法,通过理解《庄子》中的隐含意义来揭示 其哲学思想。 此外,郭象和成玄英对《庄子》的理解重点也有所不同。郭象注重 强调《庄子》中的众多观念和概念,例如“无为而治”、“自然”、 “德行”等等,他通过解释这些观念的内涵和关联,来体现《庄子》的 道德价值和教化意义。成玄英则注重强调《庄子》中的各种意象和形象 化的表达,例如“大鹏之道”、“黄钟大吕”等等,他通过对这些意象 和形象的解释和理解,来揭示《庄子》的思想内涵和哲学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