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课-法律的起源培训课件

第十七课 法律的起源 上海南汇中学姚福晶一.         教学设计宗旨:1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上:从纵向把握文明的主线,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诠释法律的来源-----文明的进步推动法

第十七课法律的起源 上海南汇中学姚福晶 一.教学设计宗旨 : 1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上:从纵向把握文明的主线,从 历史发展的角度诠释法律的来源-----文明的进步推动法律的发展、法律 的完善维系文明的社会,并结合当今全球化时代发展趋势,把历史和现 实有机结合,展现文明的碰撞交融、合而不同。同时在横向体现因政治、 经济、文化等因素形成各具特色的法律制度。 2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在文明的演绎中启迪学生思维、引入法学界 不同观点,倡导求异思维、体现对学生思辩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在国家产生之前,人们常采用神明裁决的方法来解决纠纷。 2)理解习惯与法的关系。 3)知道各文明古国都制定有综合性的早期成文法典,如古埃及的成文法 典、两河流域的《汉穆拉比法典》、印度的《摩奴法典》、中国的《法经》、 罗马的《十二铜表法》。 4)理解早期成文法典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能力与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搜集史料、提取有效信息,使学生初步掌握论 从史出、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历史学习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思辩能力。 2)在对文明古国成文法典归纳中,加强学生阅读与分析历史材料能力, 通过对习惯和法律区别、各文明古国早期成文法典横向对比,体现对学 生比较、分析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习惯与法之间的辩证关系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在遵守法律的情况下,也要注意尊重地区和 民族的一些特殊的风俗习惯。 2)认识法律也是不断发展,法律不仅能维护着社会的稳定,同时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保障。体现人类对 公正、公平的永恒追求。结合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设想,对学生进行以法治国思想的渗透,培养 学生知法、守法、护法的精神。并使学生明了文明是相互碰撞和交融的,树立现代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早期成文法典。 难点:习惯与法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授课班级为南中直升班,认知能力较强,知识面较宽。但高考机 制导致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历史学习的方法存在偏见,把历史 和机械的记忆连在一起,缺乏历史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学习方法。 五.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获得显性知识、生生、师生合作探究突破难点和隐 性知识。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依据:增强教学直观性,活化相对抽象的历史,激 发学生兴趣.增加知识的容量。 七:教学过程:

腾讯文库第十七课-法律的起源培训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