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庖丁解牛》教案
《庖丁解牛》教学目标 :1、从课文中理解: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2、体会本文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的特点,学习本文细
(完整版)《庖丁解牛》教案 《庖丁解牛》 教学目标 : 1、从课文中理解: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 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2、体会本文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的特点,学习本文细致生动的描写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掌握“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踌躇满志”、“肯綮"等词语的意思.了解“乎”、“然"、“为”、 “于”等虚词的用法. 教学重点: 1、作者写解牛场面,为什么避而不谈实况—-牛的挣扎之状、血流之景、惨叫之声,而极写庖丁解牛动 作的“合于《桑林》之舞”,奏刀发出的声音合于“《经首》之会”? 2、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教学难点: 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 这个寓言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读作业: 1、朗读课文,正音正形。 踦砉 騞郤 窾綮 硎謋 2、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逐句翻译课文。 3、划分本文层次,归纳大意。 本文共4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首段):描写庖丁解牛的一个场面,突出庖丁的技术高超.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庖丁技术之所以高超的原因。 第三部分(末段):从故事引出养生之道。 4、归纳“为"、“乎”、“然”、“于”等虚词的用法。 (1)为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替,给) ②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都是动词。前一个,解的意思;后一个,作为的意思。) ③视为止,行为迟(两个“为"同义,因为的意思。) ④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两个“为”同义,因为。) (2)乎 ①技盖至此乎?(疑问语气词,呢。) ②进乎技矣(相当于“于”,可不译。) ③依乎天理(同②)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