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阶段是人生过程中一个极其特殊的阶段
中学阶段是人生过程中一个极其特殊的阶段,又称为“反抗期”,“麻烦期”或“危机期”,而在这个阶段的中学生最容易走进的误区就是对网络成瘾。目前,中国的中学生网络成瘾比例接近10%,网瘾已经成为中学生厌学、
“”“”“” 中学阶段是人生过程中一个极其特殊的阶段,又称为反抗期,麻烦期或危机期,而在这个 10% 阶段的中学生最容易走进的误区就是对网络成瘾。目前,中国的中学生网络成瘾比例接近,网瘾已经 成为中学生厌学、休学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这一势头仍在快速发展中。很多孩子染上网瘾的家庭陷入了 痛苦的泥潭,家长们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自己的亲生孩子会因为上网不听自己的教导,讨厌父母的唠叨, 甚至对父母谩骂、施暴。针对此现象本文对中学生网瘾的心理归因进行了初步探析,并提出几点解决方法。 现在有叛逆心理和患孤独症、自闭症等心理疾病的孩子越来越多,这些孩子在生活中有一些愿望, 一些自尊得不到满足,就转到虚拟的网络中去寻求满足,但这是使他们放弃在生活和学习中要通过努力方 才能获得的满足及自尊,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极其有害,而且中学生在学校以外 缺乏约束和指导的环境中进行互联网娱乐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生行为扭曲。据统计我国未成年网民约有1 650万,而这些未成年人中的14.8%不仅爱上网,而且着迷上瘾,难以自拔。导致中学生网络成瘾的 有两大原因: 一、中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主观原因。具体表现在: 1 、自控能力欠缺。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他们对于外界的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 相对传统媒介而言,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更能吸引他们的目光。他们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抱着试一试、 看一看的心理接触网络。但中学生正处于心理、行为上的变动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与成年人 相比,其自制性和自律性较为逊色,因而他们一旦上网便难于抵制网络的诱惑,往往可能被网上光怪陆离 且层出不穷的新游戏、新技术和新信息网住。 2 、认知能力有限。中国青少年从小接受的是正面教育,在涉及国家命运和民族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 上,他们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还是很强的。但是虚拟网络毕竟充斥着大量垃圾信息和虚假资讯,对于 身处社会边缘、分辨能力有限的中学生来说,面对网上新奇、刺激的信息极易受其诱惑。 3 、自我意识强烈。中学时期是人生中自我意识和叛逆心理最强烈的时期,中学生急于摆脱学校、教 师、家庭的管制,丢开书本,追求独立个性和成人化倾向,确立自我价值,网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虚拟 “” 的空间。网络自由平等的特性为青少年创造了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天地。在网络上人人平等,在 匿名的保护下可以畅所欲言,不用担心受到什么审查,带来什么惩罚,而且观点越新、奇、特,可能得到 的反响越大、回应越多。网络成为中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 二、中学生可能身处的不利环境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客观原因。具体表现在: 1 、社会环境。目前,网吧遍布大街小巷,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条例, 但在实践中对网吧尚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富有互动娱乐性的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室对中学生有着强大诱 惑,促使他们将网吧当做乐土。 2 、家庭环境。当前,我国中学生多属独生子女,且城镇居民以楼房式独门独户的家居结构为主,这 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身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与同龄伙伴交流。在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今天,他们的父母极 有可能因忙于工作和生计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的中学生,便会 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3 、教育环境。在电子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电脑和网络成为青少年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但缺乏老 师和家长有效引导的中学生则更多地是把电脑和网络当成一种娱乐工具。另一方面,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 大,当学生学习上经常遭受挫折,又得不到家人、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为宣泄心中的苦闷、逃避不愿面对 的现实,往往在网上寻求安慰、刺激和快乐,以宣泄平时的压抑情绪。 到底该怎么样预防学生上网成瘾呢?以下就怎样有效预防学生上网成瘾,本人提出了几点拙见,希 望能抛砖引玉,以引起大家疗救的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