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三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各题。   今天,如何穿出中国范儿   周飞亚   《史记》载,赵武灵王“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却遇到宏大

高三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各题。 今天,如何穿出中国范儿 周飞亚 《史记》载,赵武灵王“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 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却遇到宏大阻力,王公大臣纷纷进 言,认为“衣服习俗,古之礼法”,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 乃是一种罪过。另一个相反的例子是魏孝文帝改革,其中一项重要 内容即“革衣服之制”,禁胡服,改汉服,以到达去除鲜卑的民族 身份、融入汉族的目的。 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表达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中 华是礼仪之邦,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历经几 千年流变,开展出的服饰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从汉服、唐装到旗 袍、中山装,经典的中华服饰也曾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 然而,在当代中国,这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却似日趋式 微。最简单的例子便是,当我们被要求“着正装”的时候,脑子里 首先甚至唯一想到的就是西服,而不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式礼服。 这对于有着几千年传承的服饰文化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民族服饰,于个人,是身份的标签和文化认同感的载体;于国 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表达。在现代政治中,特色鲜明的民族 服饰,更会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片。放眼世界,不少国家都拥有自己 的“国服”,如riben、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阿拉 伯国家更是重视。 相比之下,我们的重视程度似乎还不够。新中国成立初期,曾 规定外交人员的正装为中山装。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山装似乎显得

腾讯文库高三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