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评审攻略
患者身份如何辨识一位首次来院就诊的患者在挂号时,挂号窗口工作人员会要求他出示身份证,为他建档,并给他分配一个唯一的病案号,在此后的就诊过程中,该号码就是患者的身份辨识码。同时,按照国际病人安全目标的要
患者身份如何辨识 一位首次来院就诊的患者在挂号时,挂号窗口工作人员会要求他出示身份 证,为他建档,并给他分配一个唯一的病案号,在此后的就诊过程中,该号码就 是患者的身份辨识码。同时,按照国际病人安全目标的要求,至少使用两种确认 患者身份的方法(不包括使用患者的房间号或床号),于是,我院经讨论最终决定, 至少使用患者姓名+病案号两种方式对患者身份进行确认,请患者本人或患者家 属说出患者的姓名,再核对患者的病案号,确保患者身份信息准确无误。 目前医院的住院患者已全部采用统一腕带、PDA刷条码、问患者姓名的方式 进行身份辨识;门诊患者的身份辨识经过多次改进后,最终也采取了和住院患者 身份辨识相似的方法。唯一不同的是,住院患者佩戴腕带,而门诊患者是在患者 门诊病历本上张贴患者身份信息标签,该标签中含有患者的身份信息条码,各部 门可通过扫码器获取患者身份信息,核对患者身份,这样,就实现了全院使用统 一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身份辨识。 标准出处 ●● 国际患者安全目标(IPSG)1:准确确认患者身份。 难点分析 ●● ★ 患者就诊时如没有携带身份证,易造成患者身份信息录人不完整。 ★ 门诊量过大,患者的每一个诊疗环节都需要对其进行身份核对。 ★ 急诊抢救无名氏患者时的身份确认,以及意识不清、沟通障碍患者身份认。 ★ () 患者不配合或遇特殊情况患者无法佩戴腕带如全身大面积烧伤时的身份 确认流程。 制定标准与操作流程 ●● 在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要严格核对患者身份,确保正确的治疗在正确 的时 间、依正确的途径给予正确的患者。所有相关工作人员均须正确核对患者身 份; 患者或其代理人应协助医护人员正确核对患者身份。 辨识方式、工具和时机 至少同时使用患者姓名和病案号等两种以上的方式,核对患者身份。辨识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