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德育与班级管理
离线作业考核《德育与班级管理》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品德: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
(完整word版)德育与班级管理 离线作业考核 《德育与班级管理》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品德: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 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 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3、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即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 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4、课堂管理:课堂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中的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而有效地实现 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5、教师角色:教师角色,指教师按照其特定的社会地位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角色,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 行为模式。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简要回答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答:科尔伯格编制“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工具,在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方面提出了3种水平 和6个阶段。即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习俗水平包括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取向阶 段和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2、简要回答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3、简要回答教师的社会角色。 答:(1)人类文化的传播者;(2)人格培养者;(3)心理卫生保健者;(4)示范者的角色; (5)学生的朋友;(6)研究者. 三、辨析题(每题8分,共16分。) 1、品德就是道德。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品德与道德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品德与道德的联系:1.品德的内容 来自道德。2.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3.社会道德本身是由许许多多的品德集合构成的。品德与道德 的区别:1.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 道德是社会现象,而品德是个体现象。 2.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 内容不同 道德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总体要求,是对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它是调节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 完整体系;而品德的内容则是社会道德规范局部的具体体现,是社会道德要求的部分反映。3.品德与道德产 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品德产生的力量源泉则是个人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