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读后感1300字
《家》的读后感1300字 向以来都不喜欢描写封建时代关于大宅子故事的书,觉得读来味同嚼蜡。但是却有例外,家吸引了我。巴金写作《家》是不满30岁,读完这部作品,心理起伏不是很大,大概是类似的题
《家》的读后感1300字 向以来都不喜欢描写封建时代关于大宅子故事的书,觉得读来 味同嚼蜡。但是却有例外,家吸引了我。巴金写作《家》是不满30 岁,读完这部作品,心理起伏不是很大,大概是类似的题材看到的比 较多,谈谈几点看法:这本书虽然如中国新文学史(关于巴金节录) 所写的:若干章节读来仍感到难以下咽,叙述的部分。许多对话,太 急于表达思想,而失去口语的活气和韵味;发表《家》时,巴金还对 文学蒙昧无知:我写小说从来没有思考过创作方法、表现手法和技巧 等等问题;文学是什么?我不知道,而且我始终就不曾想知道…… 《家》一书写的是中国社会剧烈和巨大的变革一代青年的历程。 觉新、觉民、觉慧三弟兄,代表三种不同的性格,他们出身在四世同 堂,黑洞洞的大家族公馆中。这里,我只想谈谈最耀眼的觉慧。 我猜想,这个形象的出发点,是巴老在十版代序中“一个旧礼 教的叛徒,一个幼稚然而大胆的叛徒。我要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要他给我们带进来一点新鲜空气,在那个旧家庭里面我们是闷得透不 过气来了。” 诚然,觉慧正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有着新思想,他看到了社会 的弊端,旧历新年夜,他救济讨饭小孩,并思考“你以为你这样做, 你就可以把社会的面目改变吗?你以为你这样做,你就可以使那个小 孩一生免掉冻饿吗?……你,你这个伪善的人道主义者”最后蒙住耳 朵走进房里,颓然道:‘吃醉了,吃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