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护理常规一

痛风的护理常规 一、痛风的概念: 痛风是慢性嘌呤代谢障碍所致一组异质性疾病。以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并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

痛风的护理常规 一、痛风的概念: 痛风是慢性嘌呤代谢障碍所致一组异质性疾病。以 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 和关节畸形,并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为主要临床特点。根据其 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以原发性痛风占大多数。 二、痛风的病因: 原 发性者属遗传性疾病,且与肥胖、原发性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 继发者可有肾病、血液病、药物及高嘌呤食物等多种原因引起。 三、临床表现: 1、无症 状期 仅有血尿酸持续性或波动性升高。从血尿酸增高至症状出现,时间可长达数年至十年, 有些可终身不出现症状、其症状的出现与高尿酸血症的水平和持续时间有关。 2、急性 关节炎期 为痛风的首发症状,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单个,偶尔双侧或多关节红肿热痛、功能 障碍,可有关节腔积液,伴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全身反应。常在夜间发作,因疼痛而惊醒, 最易受累的部位是 关节,一次为踝、膝盖、腕关、指、肘关节。 急性关节多于春秋发病, 酗酒、过度疲劳、关节受伤、关节疲劳、手术、感染、寒冷、摄入蛋白和高嘌呤食物为常见 的发病诱因。 3、痛风石头及慢性关节炎期 痛风石是痛风的一种特征性损害,是 尿酸沉积所致。常多关节受累,且多见于关节远端,受累关节可表现为以骨质缺损为中心的 关节肿痛,僵硬及畸形,无一定形状且不对称。痛风石以关节内及关节附近与与耳廓常见。 呈黄色大小不一的隆起,小如芝麻,大如鸡蛋,起初质软,随着纤维增多逐渐变硬如石。严 重时痛风石处皮肤发亮、菲薄、容易经皮破溃排出白色尿酸盐结晶,瘘管不易愈合。 4、 肾病变 痛风性肾病是痛风特征性的病理变化之一。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病, 进一步累积肾小管血管床,可出现蛋白尿、夜尿增多、血尿和等渗尿,进而发生高血压、氮 质血症等肾功能不全等表现。 5、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症 高尿酸血症常伴有肥胖、原 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高凝血症、高胰岛素血症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 四、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 调节饮食,控制总摄入量;限制嘌呤食物,严禁饮酒;适 当运动,减轻胰岛素抵抗,防止超重和肥胖;多饮水,增加尿酸的排泄;避免使用抑制尿酸 排泄的药物;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的治疗 a、秋水仙碱,为治疗 痛风急性发作的特效药,一般口服6~12h症状减轻,24~48h内90%的病人症状缓解。b、 非甾体类药物:常用药物有吲哚美辛、双氯芬酸、布洛芬、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罗非昔布 等,效果不如秋水仙碱。c、糖皮质 激素上诉两类药无效或禁用时用,一般不用。 3、发作间歇期和慢性期处理 治疗目的是 使血尿酸维持正常水平。a、促进尿酸排泄药:常用有丙磺舒、黄皮吡酮、苯溴马隆。用药 期间要多饮水。b、抑制尿酸合成药:目前只有嘌醇。其他:保护肾功能,关节体疗养等。 4、 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积极寻找病因的相关因素,如利尿药的应用、体重增加、饮酒、 高血压、血脂异常等。 五、痛风的护理措施 痛风依不同发病的时期,有不同的注意事项。 5、 1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时期 (1)发现高尿酸血症时,需再追踪,且进一步检查有无其 他疾病,如肿瘤、肾功能不全、血液疾病等。 (2)避免服用诱发高尿酸血症的药物, 如利尿剂、阿斯匹灵、抗结核药物等,如自行服用时,请务必告知您的医生。 5、2 急性 痛风性关节炎时期 (1)鼓励患者卧床或在椅子上休息。在急性期未消失前,患部不可 负重,以减少病情加重的机会。 (2)已发炎的关节处,局部会红、肿、热、痛,应保 持局部的休息,并可利用护架预防被褥对疼痛关节造成__,减轻疼痛,另给予患部抬高保持 舒适。 (3)改变姿势时动作要慢且缓和,避免碰撞机会造成剧烈疼痛。 (4)日 常所需用物,如茶杯、开水、叫人铃等,尽量放臵床边以 利患者取用,减少__所造成的疼痛。 (5)如需下床时,则注意给予安全的支撑,如拐 杖、助行器等。 (6)痛风急性发作时,局部勿施以冰敷、热敷或__,因皆会引起更剧 烈的疼痛。 (7)侦测生命征象,注意患者有无发烧情形。 (8)摄取足够的水

腾讯文库痛风的护理常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