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启示
浅谈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启示 中外学者中,有不少人常常引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的一句话——“ 工业 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
浅谈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对中 国现代化运动的启示 中外学者中,有不少人常常引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 ——“ 一版序言中的一句话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 ”—— 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以证明马克思早就有了关于 现代化的理论。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现代化的理论恰恰不在 于这句话,而是具有其他更加丰富的内容。总结马克思恩格斯的 现代化理论,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它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运动的 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把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以来的经济社会形态 “”“” 称为现代社会。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提出过现代化这一概 念,但他们却初步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基础。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性中预示了各 个民族都要向现代社会过渡。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带来的社会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了人类生活史上的深刻变 “ 革,带来了生产力的迅速跃迁,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 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 还要大。 他们从社会大分工和交往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考察了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 “” 格斯专门讨论了交往和生产力的问题: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 “ 产力在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则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只有在交 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 ” 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正是 “” 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是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 “ 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个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 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 ” 的状态。 他们还从大工业生产和世界市场开辟的角度考察了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的扩张所带来的国际性的后果。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 “—— 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它迫使一切民族 —— 如果它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 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 ”“ 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 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