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情感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周平儒(四川省平昌中学 四川平昌 636400)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简介:【发表论文编号:159,省级,国内范围发行,四川省教科文卫工委主办,《四川教工》2002年5期
情感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周平儒 (四川省平昌中学 四川平昌 636400) 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简介: 20025 【发表论文编号:159,省级,国内范围发行,四川省教科文卫工委主办,《四川教工》年期上发 表。】 “” 情感是道德的卫士这句话说明了情感教育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作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 从心理结构上分析,包含有知、情、意、形的培养过程。培养学生的优良的思想品德就要使他们形成思想品 “( 德的心理成分都要得到相应的发展。更具体些说学生品德的形成是不能离开人的道德认识包括对规范及其 )()( 执行意义的理解、道德判断、自我评价、道德感、道德动机包括冲突与协调等,德感行为的变动包括决策、 ) 执行与自我调控等心理机制。尽管品德水平是提高或增强并非是上述心理成分变化的机械总和,然而每一心 ” 理成分都将对品德动力系统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则是无疑的。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还认识到 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开端性,也就是说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从知、情、意、形的任何一种心理要素上发展, 展开全面的教育。 道德情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动机、言论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而生产的内心体验, 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是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当看到他人不道德的行为表现出的义愤、 讨厌、羞愧等;当看到某些良好的道德的行为表现出的赞赏、满意、心安理得等。道德情感是在人的道德认 识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它对履行道德的意义和调节道德行为起着巨大作用;它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事 实证明,一个人当地只认识了某种道德规范以后,并不能做到身体力行,必须要有相应的道德情感作为行动 的动力。很显然,一个人只会口头上说不要随地吐痰,但是他并没有赋予这条行为规范一定的价值,在心理 上并没有对不随地吐痰的好行动有满意、赞赏、崇高的道德情感;对随地吐痰的不良行为内心没有产生厌恶、 义愤等情感,那么他肯定不能采取不要随地吐痰的道德要求来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再如,一个小偷可以把 偷东西是损人利己的不道德行为的道理说得头头是道,但行动上却是一有机会就偷,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 对不拿别人的东西这条道德要求没有建立相应的道德情感。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到:情感对思想品德教育来 说十分重要。从德育的根本意义上来说,这一刻也不能离开情感,教育的成功与否,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要看 在情感上有多大程度打动学生的心。 美育中的情感教育,是智育和德育所替代不了的。由于美育能激发人对现实美、自然美和艺术美更深层 的能动感受,使人产生感情,在得到精神上的享受的同时,人性品格也得到进一步陶冶。这种对具有审美价 值的对象能动地产生感受和情感的能力又何以对人追求美好的人生和道德理想产生持久的作用。因此,美育 不仅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力手段,也是激发和培养健康的道德情感的重要手段。我们平时常说思想品德教育 “”“”“”“” 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就是这个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