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水东学校七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南平市水东学校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背诵默写。(12分,每空1分)(1)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曹操《龟

福建省南平市水东学校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背诵默写。(12分,每空1分) (1)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3)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4)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6)《天净沙 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 (7)《钱塘湖春行》中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 ,。 (8)《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6分) 一阵微风吹来,吹起了千万个波光粼粼( )的小皱纹,金光灿烂的水面温秀而美丽。我从没见过 那么美的海!天空上也是皎洁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上了绝美 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又细又轻的白纱巾。沙滩上qī( )息着许多悠闲自在的海鸟。远离 了喧嚣( ),漫步其中,我听着 A(缓慢 舒缓)的音乐,轻轻闭上眼,想起与它们的对视、轻触, 思绪飘飞,那种随之而来的坦然,瞬间便 B(充满 充溢)身心,让我看到生命中的美与希望。如果 一个人的欲望过于泛滥,又何来青翠葱lóng( )的风光? (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2分) () () (2)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 () (3)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A、B两处。(2分)A B 3.综合性学习。(6分) 中央电视台《中国成语大会》的热播掀起了一股青少年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的 参与和关注,延平某中学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共赏成语之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探究下列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成语是浓缩的文化。它言简意赅,深刻隽永,滴水藏海,折射历史的千姿百态。它以语言为 承载,方寸之间传达着丰富的含义,是汉语词汇中的璀璨明珠。它深具历史性、知识性和艺术性。 材料二:从“丝丝入扣”写古代纺织方法,到“登堂入室”写古代建筑格局;从“土崩瓦解”写古代 制瓦技术,到“如法炮制”写古代中药制法;从“见风使舵”写古代航海技术,到“以管窥天”写古代天 文观测技术……这些成语的出现是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我们从中可以体味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综合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活动二】成语发展到今天,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请从备选成语中任选一 个,依照示例的形式,仿写一句话。(2分) 【备选成语】一丝不苟 雪中送炭 孜孜不倦 众志成城 示例:锲而不舍体现了一种坚韧执著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求学道路上的发动机。 ___________体 现了一种________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中国成语大会》是央视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后推出的又一档大型文化节目。节目 中“春秋”“国风”“尔雅”队那些年轻的面孔也让观众眼前一亮,比赛中他们对于成语的娴熟运用和非 凡谈吐,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悉,参加成语大会的优秀选手们,有90%都是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 学历、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年轻人。 对此,作为中学生的你会有怎样的感触?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2分) 我的感触: _ 4.名著阅读。(6分) (1)阅读下面—则寓言,回答问题。(3分) 1

腾讯文库福建省南平市水东学校七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