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法制史中国历代刑事法制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自考《中国法制史》:中国历代刑事法制《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

自考《中国法制史》:中国历代刑事法制《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计算题 附加题 总分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判断题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罪名 1.昏、墨、贼、杀(夏) 2.寇攘奸宄(西周) 3.五过之疵:审判官在五等过失免人之罪时所出现的五种弊病:惟官(旧僚属) 惟反(恩人) 惟内(亲 属) 惟货(行贿) 惟来(故交),从而把不该开脱的人开脱了,这要以开脱之罪治之。(西周) 4.漏泄省中语:泄密(汉) 5.重罪十条(北齐) 6.十恶(隋开皇律) 二、刑罚 旧五刑; 新五刑(笞、杖、徒、流、死); 清末过渡刑罚(现行刑律规定的: 罚金、徒、 流、遣、死); 近代刑罚(主刑: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罚金;从刑) 三、刑法原则 1.区分过失和故意:惟眚和非眚(眚即过失)(西周) 2.区分偶犯和惯犯:惟终和非终(西周) 3.区分主犯和从犯:造意和非造意(汉) 4.罪疑惟轻(吕刑) 5.株连:缘坐(株连亲属);连坐(株连非亲属) 6.赎:也可以认为是刑罚,区别罚金 7.宽严适中 8.诉讼时效和法律时效 9.因时因地制宜:“刑罚世轻世重”(因时):“三国三典”(因地):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 刑乱国用重典。 10.老幼残疾犯罪减免刑罚 11.据实定罪和论心(动机)定罪:汉武帝独尊儒术后至唐朝之前的春秋决狱,特别强调当事人的动机。 12.考虑犯罪的情节和认罪的态度 13.类推:吕刑中的“上下比罪”,一直沿用到新刑法的颁布前。 14.正当防卫原则:最早可以推到西周 试卷第 1页共 2页

腾讯文库自考中国法制史中国历代刑事法制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