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与合同管理简答题、问答题

1. 平等原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所有具有民事主体资格的双方,在民事活动中的行为均应遵循这样的准则。2. 自愿原则:公民,法人等任何民事主体在市场交易和民事活动中都必须遵循

1. 平等原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所有具有民事主体资格的双 方,在民事活动中的行为均应遵循这样的准则。 2.自愿原则:公民,法人等任何民事主体在市场交易和民事活动中都必须遵循自愿协商的原则, 都有权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独立自主地选择,决定交易对象和交易条件,建立和变更民事法律关 系,并同时尊重对方的意愿和社会公共利益,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或任何第三方。 3. 公平原则:它要求当事人在市场活动中应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平衡各 方的利益,要求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来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分。 4.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在市场活动中应讲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 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维持双方的利益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 的平衡。 5. 仲裁:纠纷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非司法机构的第三者审理,由第三者 作出对争议各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制度和方式。 6.诉讼:是人民或检察官请求司法官本着司法权作裁判行为 1.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货承担责 任的行为 2.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向债权人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提供一定的财产作为抵押物,用以担 保债务履行的担保方式。 3.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交或权利移交债权人占有,用以担保债权的 4.留置:是指债权人依照合同约定占有对方(债务人)的财产,当债务人不能按照合同约定期限 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留置该财产并享有处置该财产得到优先受偿的权利。 5.定金:是指当事人双方为了担保债务的履行,约定由当事人一方先行支付给对方一定数额的货 币作为担保。 6.自然人:是依自然规律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 7.法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 织。简言之,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主体资格的社会组织。 8.接收证书:指的是业主在接收工程之后颁发给承包商的一个证书,以证明工程按照合同已经实 质性竣工。 9.限制行为能力的人:民法中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一、10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但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二、身 体有缺陷(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心理有缺陷的人不算)以及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人是限制民事 行为能力人。(注:是间歇性),完全精神病的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刑法中的限制行为能力 人:年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人未成年人 的父母是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其有监护能力的近亲 属担任他们的法定代理人。 10.履约证书:是承包商已按合同规定完成全部施工义务的证明。 11.暂定金额:是业主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了数额的一笔资金,标明用于工程施工,或供应货物 与材料,或提供服务,或以应付意外情况,此金额在施工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化,故称 为暂定,亦称待定金额或备用金。 12."订金"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它不具备定金所具有的担保性质,可视为“预付款” 四、问答题 1. 合同公证与鉴证的相同点与区别 答:合同公证与鉴证的相同点与区别

腾讯文库法规与合同管理简答题、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