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成都实验外国语2021届高三文综12月月考试题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成都实验外国语2021届高三文综12月月考试题 第Ⅰ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垦山而种、地瘠则去之”,“藏彝走廊”是众多民族 或族群南来北往、频繁迁徙流动的场所。藏、羌、傈僳、怒、彝、纳西等民族的传统民居——木楞房(完全是由木头 进行拼接搭建的,外部墙壁是由一根根木料横排叠加垒起,每根木料所刻字均不同)。图左为“藏彝走廊”位置示意 图,图右为木楞房外部墙壁局部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 1.“藏彝走廊”村落规模普遍偏小(如怒族的村落最大者在150户左右,小的只有几户,单家独户者也不少),原因 主要是() A.便于营造亲近自然的居住环境B.少数民族人口少,土地资源丰富 C.海拔高,气候不适宜居住D.土地贫瘠、可耕地少 2.跟我国大多数民居坐北朝南不同,怒族民居的门多向东方、上方或雄伟的山峰,最合理的解释是() A.这些方位在怒族文化中有特殊寓意B.有利于调控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C.受地形影响D.主要是为了便于出入 3.关于右图中屋壁圆木上的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于记录一年重要的祭祀节日B.用于记录一年重要的生产活动 C.可能是该名族的某种信仰D.方便迁徙时进行拆装 蓄水能力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调节水循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 贮存能力上。饱和持水量是指土壤孔隙全部充满水分时的最大含水量。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 下表为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据此,回答第4-6题。 4.产生径流所需时间最长的林 孔隙度(%) 地类型是() 饱和持水量 有机质含量(%) 林地类型 A.针阔混交林 非毛管 (吨公顷) 总孔隙 毛管孔 B.楠竹林 孔 C.灌木林 59 14 45 4.62 503 针阔混交林 D.常绿阔叶林 5.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和腐殖质 63 16 47 3.18 648 常绿阔叶林 含量高,与其关联度相对 较大的是() 52 12 40 2.08 312 楠竹林 A.人类活动多B. 73 17 56 7.79 1833 灌木林 年均温较高C.地表径 流大D.降水很少

腾讯文库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成都实验外国语2021届高三文综12月月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