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学习压力及调适策略

幼儿的学习压力及调适策略我们常认为,学习压力具有两重性,适度的压力对人的行为具有动力作用。这一原理可能并不完全适用于婴幼儿。婴幼儿心理无意性强,行为受直接兴趣左右,如果在压力之下学习,又不会调适,很可

幼儿的学习压力及调适策略 我们常认为,学习压力具有两重性,适度的压力对人的行为具有动力作用。这一原理可 能并不完全适用于婴幼儿。婴幼儿心理无意性强,行为受直接兴趣左右,如果在压力之下学 习,又不会调适,很可能感到受威胁或紧张,从而厌学、消极。有关研究指出,给学前儿童 学业压力,是造成幼儿对学校负面态度及创造力减少的元凶(Hyson和Hirsh—Pasek,1990)。 这些年来,幼儿教育改革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幼儿学习压力似乎有增无减。本文试分析 当前幼儿学习压力的某些直接教育因素,并提出预防、调适的有关策略。 一、教师教育行为与幼儿学习压力 心理压力一般是指“生活环境不能满足个人需要,个人学习与经验无法与现实生活的 要求相互配合,所导致的生理或心理失去平衡的一种紧张状态”。幼儿的学习压力多来自于 家庭、幼儿园不适宜的学习内容、方式方法、评价态度与幼儿心理需要的冲突所致。其中教 师的不适宜行为很容易导致幼儿产生心理压力,其日常表现如下列方面。 1.过多的接受性视听学习 过去我们到幼儿园,经常会看到幼儿在听故事、唱歌、画画、蹦蹦跳跳地做游戏,但 是现在这些活动好像在减少,而所谓的“早期阅读”,变着法儿的识字教学、英语教学占据 了幼儿一日生活大量的时间。加之电脑、软件进入幼儿园,好多需要幼儿直接操作的活动, 被看屏幕、听讲解所代替。现代学习心理学关于婴幼儿学习内容和方式的研究表明,幼儿与 成人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婴幼儿需要获得以感性体验为主的全面均衡的经验。在学习方式 上,“学前儿童的学习主要以行为为导向,而不是以文字符号为导向”。在有的时候,我们 看到幼儿就像一群在成人控制下的学习玩偶,花很长时间在强化知识,机械地识记。通过这 样的学习,即便是能得到某些方面的知识,但幼儿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更严重的是枯燥的 学习会滋生幼儿对学习的厌烦情绪。 2. 催促幼儿“第一个”做完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我们有时会听到保育员或老师催促幼儿。如:“看谁吃得又快又 好”、“看谁做得快”、“看谁是第一名”等,而幼儿对老师的这种要求也很是响应,纷纷 想当第一名。于是匆匆忙忙,急于完成,向老师报告“老师,我第一”、“老师,我做完了”。 “第一名”无形之中成为控制幼儿进行活动的手段,而获得“第一名”便成为幼儿活动的动 机。那些迟缓型儿童可能遭受很大的压力。而且幼儿对活动本身的兴趣和思考则淡漠了。在 很多情况下,速度的培养当然是重要的,但关键在于创造自由的气氛让儿童投入其中,积极 主动,生动活泼,这才是高质量幼儿活动的基本特征。

腾讯文库幼儿的学习压力及调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