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除了跟着走更要自己走
中小学德育:除了“跟着走”,更要“自己走” 随着教育改革走向深入,国家、公众、社会各界、家长对教育的期待和要求越来越高,学校教育承载的任务越来越多,压力也越来越大。学校德育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学校总
中小学德育:除了“跟着走”,更要“自己走” 随着教育改革走向深入,国家、公众、社会各界、家长对教育的期 待和要求越来越高,学校教育承载的任务越来越多,压力也越来越大。 学校德育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学校总会不断地接到各级各类部门 “××进课堂”的要求,“××”似乎可以列上十几条甚至几十条,好 像学校德育无所不能、无所不包,学生的头脑是空间无限大的储存器。 面对这些任务和压力,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校德育的忙乱、困惑、无所 适从、疲于应付。许多学校同时在打“一把牌”,一把毫无章法和内在 关联的牌,有人来检查、询问,就拿出相应的牌来应对,而真实的学生 生活和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却被搁置或淡化了,学校工作的系统性和稳定 性被打乱了。学校德育一味“跟着走”,结果是失去了自我,既无法聚 焦于学生真正的道德问题和道德需求,也无法形成学校的传统、特色和 风格。所以,学校德育除了“跟着走”,更要“自己走”。毫无疑 问,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积极反映时代变化、学生发展和国家要求,各有 关部门结合自己的行业特质对学生提出一些期望、要求、建议也是正常 的,但学校如何回应这些要求、建议,体现各种变化是需要动脑筋的, 要学会“自己走”,走出自己的路子。毕竟,办学校不是修高铁,全国 一个标准,还可以输出到国外;培养学生也不是企业生产工业产品,以 减少误差为荣;学校德育也不是垃圾箱,什么都能往里装。来自上级和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