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读后感700字左右

百家讲坛读后感700字左右   寒假,老师布置作业要求我们看《百家讲坛》关于苏轼的内容,并且还要我们写一篇。我艰难的看完了苏轼的十集一开始不以为然的,可到后来听《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热血沸腾,再到《

百家讲坛读后感700字左右 寒假,老师布置作业要求我们看《百家讲坛》关于苏轼的内 容,并且还要我们写一篇。我艰难的看完了苏轼的十集一开始不以 为然的,可到后来听《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热血沸腾,再到《江 城子-记梦》时,感于苏东坡先生“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言简 意深。全篇看下来,让我觉得这位古人为世界创造了许多历史。 年少的苏轼,有着很好的家庭教育,父亲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 一,写得一手好文章,对苏轼很严格。苏轼之名的由来,便是父亲 对儿子的一片苦心期待。苏洵希望儿子不要太过于锋芒毕露,而是 一点一点地展现自己的才华。苏轼少年成名,22岁考了相当于现在 全国高考的第二名,实际是第一名,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以为是自 己学生曾巩的考卷,写的太好了,但怕人说他徇私作弊,把这份考 卷点了第二名,实际考卷是苏轼的。后来欧阳修对老友说:“捧读 苏轼的信,我全身喜极汗流,快活快活!此人是当今奇才,我应当回 避,放他出人头地。请大家记住我的话,三十年后没有人会再说起 我来的!”当时欧阳修名满天下,天下士子进退之权全操在欧阳修一 人之手,欧阳修这一句话,苏轼之名顷刻传遍全国,“出人头地” 这一就是从这里来的。苏轼25岁时在制科考试中被皇帝点为第一 名。制科考试在宋朝只举行过22次而且不定期,录取的人员只有 41人,苏轼是所有人中成绩最好的,百年第一。 那个时代的苏轼善于以文字表达自己的感情,抒情、论国策, 所以我们今天才有时机读到他的许多作品,并在文字的带着下回到 那个时代体会他的心静与喜怒哀乐。反观如今,我们真的没太多时 机写作了。其实写作,一在记录,二在思考。更何况苏轼可以一直 保持以一颗赤子之心去生活并抒发自我情感,只这个境界就是足以

腾讯文库百家讲坛读后感7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