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学讨论纪实文学大塘河的故事

大塘河的故事我的故乡在盐城建湖,这里到处是河流水荡,天是蓝蓝的,地是绿色的,水是清清的,是天然的原生态。但过去这里交通极不发达,几无公路,外出无船不行。纵贯建湖全境有一条宽广的大塘河,塘河边有一个叫楼

大塘河的故事 我的故乡在盐城建湖,这里到处是河流水荡,天是蓝蓝的,地是绿色的,水是清清的,是天 然的原生态。但过去这里交通极不发达,几无公路,外出无船不行。纵贯建湖全境有一条宽 广的大塘河,塘河边有一个叫楼夏的地方,很多年前,在楼夏对岸曾有一所独立的小房子, 里面住的是我三舅一家三口。今天我所要讲的是曾发生在塘河边我三舅一家的故事。 三舅名叫周锡配。在我儿时的印象中,三舅是个高大魁梧、象貌堂堂的人,说话声音宏 亮。听我父亲说,三舅年轻时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当过新四军,是机枪手,打过鬼子。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武器少,能成为机枪手的人一定是非常勇敢的人,三舅肯定有不寻常 的战斗经历。但不幸的是在一次部队分散行动中,他所在的小分队宿营地被汉奸告密,鬼子 带了大队人马包围了这个村庄,并暗杀了岗哨。于是《亮剑》上李云龙部队夜间被鬼子偷袭 的事发生了,但三舅所在的小分队没有李云龙那么幸运。岗哨被杀后,熟睡中毫不知情的战 士一个个惨遭杀害。三舅异常机警,他一听动静不对,悄然爬起,摸到机枪,对着门外就是 一梭子,在敌人发楞的一瞬间,三舅拧起机枪飞跃到门外,凭着对地形的熟悉 ,趁黑洞洞 的夜色直奔村后河边,先将机枪藏入河中(因为部队铁纪,枪是战士的生命),然后游河逃 进对岸的芦苇荡中,尾追而来的敌人听到对河响声,对着芦苇荡又射了好多子弹,三舅的腿 不幸又挂彩了。这时正是数九寒天,穿着单衣游过河又受了伤的三舅几乎是必死无疑了。但 天无绝人之路,不久天亮了,鬼子也走了,几个老乡发现了他,将他送到大塘河边的家中, 那时我外公外婆还在,三舅总算捡回了一条命。后来部队的同志找到他,他说出藏枪的地点。 再后来因新四军北撤,大部队要转移,三舅就在家中养伤,伤好后,抗战也胜利了,三舅也 没再回部队,就这样又成了农民。 但三舅天生是一个乐天派,他会木工,会修船、修风车。在水乡这是很吃得开的手艺, 因为人们出门就要船。水乡的风车,并非我们现在电视里常看到的那种带有叶子的风车,那 是荷兰风车。我们家乡早年的风车是带有象船帆一样的风车,有八面帆,转起来力量非常大, 主要是带动水车车水。所以做了农民的三舅忙得很,干完了自家的农活,不是到前庄修船, 就是到后村修车。三舅的人缘非常好,爱讲笑话,会说故事,每到一处,他干活的地方,总 是围着一大圈人,老人小孩,大小伙子小姑娘都有,笑声不断。 在我的四个舅舅中,我父亲最喜欢三舅,说他人好,处世大气。我从三岁起就随做工的 父亲生活在他乡,母亲和姐姐在家种田。每年春节跟父亲回家过年,先要坐大半天轮船,然 后在大塘河边的楼夏码头下船。这时,父亲就大声向塘河对岸喊“过河噢!——”不一会儿, 在三舅家独立房子旁的一艘渡船就缓缓驶过来。下了渡船,父亲总是先带我到独立房子三舅 家,喝过茶后,快乐的三舅把我扛在肩“骑大马”,一直送到大约两里路外我的家中,还没 进门,三舅的大嗓门就嚷得满庄都知道——“我们家成子(我的乳名)回来喽!”这时,我 的两个姐姐(此时一个大约十岁、一个八岁)立刻象燕子一样飞出屋,接着出现的便是满脸 红晕欣喜的母亲。“一起吃饭吧!”父亲说,“不喽,你们好好聊聊吧!”三舅总是笑着摆 摆手就走了。因为他知道,父亲和我通常一年才能回家一次。 “文革”中,三舅也受到冲击,造反派要三舅老实交待参加新四军脱节的事,三舅说: “在一起的战友都死了,我的部队也走了,我找谁证明?但是,我告诉你们,我的机枪没有 丢!”翻来覆去三舅始终是这几句话。最后,连造反派也觉得问得无聊,他们知道三舅会讲 故事说笑话,于是改叫他讲讲故事,这下三舅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从三国水浒到白毛女杨 白劳,无不讲得头头是道,最擅长的还是讲西游记。这就出现了中国文革史上最有趣的批判 会,台上,煤气灯贼亮,但响的却是三舅那悠长的声音“…….却说孙悟空一个筋头十万八 千里,那九洲十八国仙桃顿时就到了手——”台下挤满了人,一个个眼睛睁得圆圆,听得津 津有味,搞不清这批判会倒底谁是批判者谁是被批判者。文革后期,农村也慢慢恢复正常,

腾讯文库初中语文文学讨论纪实文学大塘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