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东于镇第一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东于镇第一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1994年开始动工,当时每公里造价平均约3500万元的泉厦高速公路,是福建第一条全封闭、全立交的高速

A.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成就 B.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山西省太原市东于镇第一中学年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 2022 C.抗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D.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背景 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60 C 4. 《浙江通志》等记载:明万历时嘉善县“纺织为纱,织之为布者,家户习为恒业……男妇或通宵不 1. 1994年开始动工,当时每公里造价平均约3500万元的泉厦高速公路,是福建第一条全封 寐”。(松江一带)“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纺织)矣。”材料反映 闭、全立交的高速公路。可向其提供所需资金贷款的是( ) 出当时江南一些地区 A.男耕女织的劳动分工格局发生变化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萌芽 C.官营纺织经济被赶超日益破落衰败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参考答案: A 材料提及的现象是明朝时期,江南地区以纺织为生,甚至“男妇或通宵不寐”“其衣食全赖此(纺织) 矣”,可见男耕女织的劳动分工格局发生变化,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B 项排除。材料反映的不是官营纺织经济,C项排除。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A.世界银行 B.世界贸易组织 5. 浙江绍兴会稽山下有一座祭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陵墓和庙宇,内有歌颂这位历史人物的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对联:“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据《史记》记载,传说他 “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这副对联歌颂的及《史记》里所盛赞的是( ) 参考答案: A.神农教民农耕 B.黄帝创制历法 C.尧舜禅让 D.大禹治水 A 2. 《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 ①美元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支柱和中心 ②由美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的经 参考答案: 济命脉 ③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D 6.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选自《旧唐书》) 该材料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参考答案: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主要考查 《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内容,①、②项其影响。 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 3. 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片断,该片断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参考答案: 考点: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参考答案: B

腾讯文库山西省太原市东于镇第一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