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 县令刁难杜甫药铺杜甫用四味药材解危局其金字招牌现价值千金素材
县令刁难杜甫药铺,杜甫用四味药材解危局,其金字招牌现价值千金话说唐代诗圣杜甫,人生曲折,命运多坎,到了50多岁时,还是一贫如洗,于是携带妻儿举家搬了老家沙头镇。他到沙头镇后,竟然靠弟弟杜观及朋友们的接
县令刁难杜甫药铺,杜甫用四味药材解危局,其金字招牌现价值千金 话说唐代诗圣杜甫,人生曲折,命运多坎,到了50多岁时,还是一贫如洗,于是携带 妻儿举家搬了老家沙头镇。 他到沙头镇后,竟然靠弟弟杜观及朋友们的接济来渡日,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他是 个不甘落后之人,在亲朋好友的资助下,开了个百草堂中药铺,以卖药来养家糊口。 杜甫的药铺开张后,很快有了一个"四不先生"的雅称:一是货不假。保证店里的药材 都是真货;二是价不贵。保证店里的药材价格都是最便宜的;三是人不欺。保证前来买药的 顾客,不管老弱幼妇都一视同仁,没有任何欺骗行为;四是穷不付。凡是来店里买药的很贫 困很穷酸的人,无钱付药费的,可以免费赠送相关药物。 也正是因为这样,杜甫名声大震,百姓前来药铺买药的人门庭若市,生意自然是火的 不能再火了。 红火的背后是杜甫的百草堂得罪了当地另外几家药铺的主人。他们长年在当地做药材 生意,眼看饭碗被别人抢了,心里很憎恨,于是用重金买通了当地县令,千方百度要砸了杜 甫的百草堂药铺这块金字招牌。这天,因为是雨阴天,百草堂药铺里顾客比往昔少了很多。 这时,只听门咣当一响,进来一位书吏。只见他横眉立目,旁若无人,将手中的药单往柜台 上一甩,大声说:"这是县令大人急需的药,赶快照单发药,若缺一味配不齐,你们休想再 在此卖药!"药铺的伙计赶快拿过药单,一看都愣住了,只见上面开的四味药是:"行运早, 行运迟,正行运,不行运。" 有个老伙计忙赔笑问道:"你老哥是请哪位高明郎中开的药方,怎么我们见都没见 过?……"书吏不等他把话说完,开口就骂:"他娘的!你们开的是什么中药铺?快给我把杜 老倌叫出来,要是配不齐县令大人的药,我就砸掉你们的招牌!"伙计们不敢怠慢,忙去把 此事告诉杜甫。 杜甫一听就知道这是来故意刁难的,拿过药单一看,便冷冷一笑,区区雕虫小技,也 来班门弄斧,真是不自量力!随手取了四味药,走了出来。见了书吏,仍然以礼相待,拱手 问道:"这位大哥请了,不知县令大人有何见教?"书吏并不看杜甫,只是傲慢地答道:"我 们县令大人要你照单发药,否则就要砸你的招牌,要你滚蛋!""哦,原来是这样,"杜甫不 慌不忙地说:"县令大人需要的药,我们药铺应有尽有。"说着,杜甫拿出四味药:一片萝卜 干,一块生姜芽,一只鲜李子,一颗干桃僵。书吏一看傻了眼:"杜老倌,这怎是药单上的 药?你想干什么?"杜甫道:"萝卜干是'甘罗'之意,甘罗十二岁就当了丞相,你说他是否' 行运早'呢?""是。"书吏忙答。"生姜芽是'姜子牙'之意。姜子牙八十三岁遇文王,是否'行 运迟'呢?""是,是。"书吏又连声回答。"你看这红皮李子,虽说酸不溜儿的,却正是目前 市场上的俏货,可说是'正行运'吧!""啊!"书吏无可奈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