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密度)教学设计
密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是这一章的重点:一,,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这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要基础知识,二,是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既是物理课程的目标,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设计思想:新课程改革
密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是这一章的重点: 一,,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这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要基础知识, 二,是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既是物理课程的目标,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设计思想: 新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落实物理教育的基本 目的,突出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入手提出问题,这样的例子让学生既觉得 熟悉,但又不能回答其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了探究情景,为后面的探究教 学奠定了基础;密度的概念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实验探究, 经过计算、分析、比较、交流,最后得出的。这样既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又让学生 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加深了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在第2课时,着重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 密度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使学生感受物理有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密度(第1课时) 课题 执教 陈道辉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究实验,进一步熟悉天平的构造、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会用刻度尺、量筒和天平测定液体和固体的体积与质量。 通过探究实验,归纳出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密度三个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理解 物质的属性之一——密度。 教学 2. 过程与方法 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理解物理中研究问题常用的求比值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敢于大胆提问,乐于主动探究日常现象中的物 理道理的科学精神 重点 实验探究 难点 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教具 演示 天平砝码,木块2个,石块2个,量筒,水,肥皂1个,泡沫1个,煤油 学生 天平砝码,木块2个,石块2个,量筒,水,烧杯2个 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过程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