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怎样做教育》读后感(五)

《今天我们怎样做教育》读后感(五)    卢志文校长是教学改革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坚信教育应该有所不同--我们有理想,但不理想化;我们有升学率,但不唯升学率。教育,是担负着无限责任的社会原点。  

《今天我们怎样做教育》读后感(五) 卢志文校长是教学改革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坚信教育应该 有所不同--我们有理想,但不理想化;我们有升学率,但不唯升学 率。教育,是担负着无限责任的社会原点。 "翔宇"就是在不断的变革当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默默无闻 到誉满全国,从一所只有十六个班的初中,发展成为跨苏鄂两省四 地,旗下10所学校,在校师生50000余人的教育集团。卢校长认为, 任何社会问题的出现都可以追溯到教育。而所有教育的问题都能够从 课堂中找到原因,也都可以经由课堂来解决。因此,所有教育改革, 最终都要回归课堂。 对于什么是高效课堂,卢校长是这样解读的。 高效的"效",首先是"效果",其次是"效率",根本上指的是"效 益"。高效课堂要关注两个度:精力流失度和目标达成度。精力流失度 考察效率,目标达成度考察方向和程度,即效度。课堂的高效,始于 教师,源于学生。高效课堂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 在于学生、通过学生、为了学生"的改革。 高效课堂之所以能达到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一个重要的原 因就是师生关系较之传统课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相对固定的,老师就是老 师、学生就是学生;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既是老师也是学生,高效课 堂中的学生,则既是学生也是老师。他们的角色可以根据需要不断转 换,从"官教兵"到"兵教兵",再到"兵教官",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腾讯文库《今天我们怎样做教育》读后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