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学整理
一、什么是测量测量的特征不是使用工具,是对事物加以确定.依据一定的规则,结果的量化。测量:依据一定的规则对客观事物进行数量化确定的过程。二、测量的要素1、单位 计算事物标准量的名称好单位的条件
一、什么是测量 ,. 测量的特征不是使用工具是对事物加以确定依据一定的规则,结果的量化。 测量:依据一定的规则对客观事物进行数量化确定的过程。 二、测量的要素 1 、单位计算事物标准量的名称 ①② 好单位的条件:具有确实的意义具有相等的价值(具有等距性) ※ 没有相等单位就不能加减运算。 2①② 、参照点(计算事物量的起点)绝对参照点相对参照点绝对零点 ※ 没有绝对零点就不能乘除运算。 3 、量表(具有一定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 ※①②③④⑤ 一般智力:注意记忆观察思维~~概念、判断、推理想像 一、心理测量的定义 · 依据一定的规则,对人的行为进行数量化确定的过程。 二、心理测量的特点 ㈠①②③ 间接性:测量工具不唯一影响因素多测量对象是人(人能主观调控) ④——㈡㈢㈣①② 反应量化的过程复杂不可复验性相对性客观性:刺激的呈现是客观的反应的 ③ 量化是客观的结果的推论是客观的 三、心理测量的种类 ㈠㈡㈢ 按功能分:能力测量、学绩测量、人格测量按对象分:个别测量、团体测量按材料性 ㈣㈤ 质分:文字测量、非文字测量按测量目的分:描述性测量、诊断性测量、预测性测量按 ㈥㈦ 测量要求分:最高作为测量、典型作为测量按解释分数的方法分:按测量的性质分:构 造性测量、投射性测量 四、心理测验 陈选善观点:测量是一群或一个标准的刺激用以引起人们的行为,根据此行为来估计制定品 德性格等。 一、在教学中的应用 ㈠123① 对教师而言:、如何进行考试分析、如何组合与解释测量结果、如何编制测验: ②③4 题型选择编制计划具体的编制技术、关于题库建设 ㈡12 对学生而言:、激励、提供反馈 二、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㈠1“”2 教学评价:、各种率的问题、评价的信息来源问题 ㈡12 学生管理问题:、成绩管理、思想政治工作 ㈢12 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安排、工作量化处理 1234 三、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选人(选材)、安置、诊断、咨询 123 四、在理论研究中的应用、搜集资料、建立和检验假说、实验分组 12 一、对测验的错误看法:、完美无缺论、测验无用且有害 二、正确态度 123①② 、测验是心理学研究和决策的辅助性工具、测验尚不完善、防止滥用:编制、修订 ③ 出版、发行使用者资格 一、误差的定义及种类 定义: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因素所引起的不准确或不一致效应。 ①② 种类:系统误差:恒定而有规律的效应,大小、方向确定。随机误差:大小方向不确定, ③④ 无规律而循。抽样误差过失误差 二、真分数定义:一个测量工具在测量者没有误差时所得到的纯正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