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2024 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三明市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留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信息类文本阅读
福建省三明市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 留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信息类文本阅读(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国内较早用“错位”理论探讨小说的是孙绍振,他凭借着自身的艺术直觉,对文学作品 进行干脆的感性体悟和理性升华,提出了不但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又有确定独创性的“错位” 理论。孙绍振认为:“情节产生于人物心理距离的扩大,性格也依靠于人物心理拉开距离的 趋势,而环境则是把人物心理打出常轨,构成拉开距离的条件。在确定限度内,人物心理(感 知、情感、语言、动机、行为等等)拉开的距离越大,其艺术感染力越强。”小说中人物自 我感知错位表现为“心口”错位,人物的相互感知错位表现为“心心错位”。假如人物只从 自己的主观意识动身来实行行动,而对自己的行为是否与环境氛围一样则缺乏自觉意识,又 会形成人物与氛围的感知错位。 孙绍振对“错位”理论做了一个逻辑性的概括:“小说的情感系统是一个(多方位的) 动态系统,一个方位的‘错位’,引起了另一个方位的‘错位’,这个层次的调整又引起了 另一个关键的‘错位’。在表层上好简单达到了平衡,在深层结构上又因拉开了距离而失衡, 在深度上达到统一了,可在表层又因心口误差(错位),使情感系统远离了平衡态。这种远 离平衡态的、复合的、多维的立体的情感系统的每一个方位、每一个层次的错位,都要引起 全部系统的一切方位的反馈和调整。粗浅地说,在确定条件下,小说作为一种特别的多维情 感结构,各种情感在性质和量度分化的程度与小说的审美价值成正比,各种情感错位差距越 大,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就越强,情感错位的距离越小,艺术感染力越弱。” (摘编自上官文坤《论〈红楼梦〉的“错位”叙述及意蕴》) 材料二: 对《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评价之困难,脂评曾经以一连串的“说不得”来感叹。不过, 日前有人发文对作为暖男的贾宝玉大加笔伐,认为贾宝玉“对世间女子尽心爱恋呵护,可除 了‘有心’之外,他的爱浮于表面,能量极低,甚至反而给女孩子们带来灾难”。类似这样 的推断其实是深刻地反映出该论者不理解当时社会语境,也缺乏对曹雪芹独特艺术匠心的体 会。 《红楼梦》围围着贾府这样的贵族之家绽开贾宝玉等人的故事,传统社会中无往而不在 的礼法制度,那种主奴有序、男女有别的等级秩序,也在贾府众人的日常生活中有全面体现。 虽然不少学者把《红楼梦》归入才子佳人小说的谱系中,但以贾宝玉为中心的恋爱故事与传 统才子佳人小说的貌合神离,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突出了贾母听才子佳人故事时的一番反对。贾母据以反对的,是她对一个大家族的环境及受 环境制约的才子佳人的相识,认为双方既不行能、也没机会相遇,即便相遇,佳人也不行能 立刻想到终身大事。贾母看到了这种故事的虚假、污秽,以及对礼教规则的破坏,并严正声 明这样的事自己家里不行能有,这样的故事也不会让自家小孩子听,其实正表现出作者相识 现实的醒悟眼光。 那么,贾宝玉和林黛玉等人为何有可能相遇,并且发生了那么困难的情感纠葛?长辈为 何就不知道了?莫非这是以老祖宗为代表的长辈们的“灯下黑”吗?是老祖宗一时犯糊涂吗?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