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难原因

中国就业难原因劳动力供求总量的影响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中国是以世界上9.6%的自然资源、9.4% 的自然资源、1.85%的知识技术资源、1.83%的国际资源来为占世界26%的劳动力人口创造就业机会。因

中国就业难原因 1. 劳动力供求总量的影响 9.6%9.4% 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中国是以世界上的自然资源、的自然资源、 1.85%1.83%26% 的知识技术资源、的国际资源来为占世界的劳动力人口创造就 业机会。因此,中国有一部分劳动力人口处于失业状态也是一种正常现象,而且, 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现状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一种事实。 2. 劳动者就业能力的影响 劳动力就业能力是影响中国就业问题的重要因素,其主要表现在普遍的受教 200266 育程度低和普遍的专业技能低两个方面。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年在个 77% 城市进行的调查,失业人员中有以上的人没有技术等级或职称。因此,降 低教育成本,延长青年受教育的年限是提高劳动力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关键。 3. 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目前,中国经历者一场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的影响是极其深 刻的,具体而言,首先,产业结构调整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尤其是 非熟练劳动力被动地向第三产业转移。这样,必然使不适应第三产业就业岗位的 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其次,所有制结构调整使就业岗位从国有企业向混合所有 制企业,包括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转移。这样,由于就业观念等 原因,有一些劳动力人口必然处于失业状态。 4. 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 从长远看,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将会促进就业增长,但是,当前中国正经受着 “” 科学技术进步所引起的资本排斥劳动力的过程。具体而言,一些传统产业部门 虽然被新兴产业部门替代,但由于劳动力在传统产业部门与新兴产业部门之间具 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致使大量的传统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 5. 计划经济体制惯性的影响 “” 第一,中国长期实行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导致部分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动 力不强,自愿失业。 “” 第二,中国长期实行低工资,高就业的就业政策,企业内部存在大量的隐 性失业。改革之后,是隐性失业显性化。 第三,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长期处于分割状态,劳动力资 源不能自由流动。由此可见,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计 划经济体制惯性对就业增长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6. 城镇化进程和水平的影响 在中国,城镇化进程都就业增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根据有关资料推算,中 900 国每年新增城镇就业的农村年龄人口在万人左右。其中,进城务工的农村 500“”250 劳动力约在万人以上,政策性农转非人员约在万人以上,上学等进城 100 镇不少于万人。再加上城市自身增加的人口,这样,每年新增城镇的劳动 1300 年龄人口约在万人。显而易见这批人必将对城镇就业形成新的压力。 7. 制度性因素的影响 第一,就业制度。许多地方性政策法规市城乡劳动力市场处于半封闭状态, 严重影响城乡劳动力转移。 第二,教育制度。中国虽然建立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但是,由于城乡之间 教育投入和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投入的非均衡性,使城乡之间和不同地区之间的 教育发展呈现出非均衡态势,最终使城乡之间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劳动者的就业能 力呈现非均衡性。

腾讯文库中国就业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