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背影》的两个英译文对比分析
龙源期刊网 HYPERLINK "http://www.qikan.com.cn"http://www.qikan.com.cn朱自清散文《背影》的两个英译文对比分析 作者:李昕 来源:《青年文学家》
http://www.qikan.com.cn 龙源期刊网 朱自清散文《背影》的两个英译文对比分析 201911 作者:李昕来源:《青年文学家》年第期 ; 摘要:通过系统功能理论进行语篇分析已经非常常见,我国很早有人在翻译研究中应用了 语言分析,特别是注重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分析汉语语篇。本文以朱自清散文《背影》为例, 站在语法隐喻的角度作出深入分析,并对比分析了两个英译文,在及物性隐喻、名词化和语气隐 喻三个角度进行了探究,旨在分析其在散文翻译中的可行性与解释力。 ;; 关键词:散文背影英译文对比 1994.2- 作者简介:李昕(),女,汉,甘肃定西人,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翻译硕士 研究生。 H315.9;A [][]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1002-21392019-11-0-02 [] 文章编号:() 在《背影》中表现了父亲对作者朱自清的爱子情深,在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动人的情感。但是 全文的文字质朴而又朴实,记录着真实的故事与场景,这为翻译带来了一定难度。通过对两个英 译文的翻译分析可知,也运用了隐喻的方法,不仅能传达出丰富情感,也兼有文字质朴的特点。 对此我们可以从隐喻理论的角度出发,合理选用翻译方法,达到提升翻译效果与质量的目的。 一、及物性隐喻 及物性隐喻是散文翻译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有利于将作者表达的情感翻译出来,引起读者的 共鸣。在《背影》中两个版本的翻译都注重对及物性隐喻的运用,及物性隐喻为各过程的相互转 1 [] 化,包括物质、心理、言语、行为和存在等过程。 在朱自清散文《背影》里面,根据两个翻译版本分析可知,经常用到及物性隐喻,由物质过 程逐步朝着关系与心理等过程转换。如此一来,在翻译的过程中不需要频繁使用动词和小句,让 译文更加精炼,也能突出作者的情感。 以下面一句话的翻译为例: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Icaughtsightofseveralvendorswaitingforcustomersoutsidetherailings 第一个版本翻译为: beyondaplatform. Justoutsidethestationweresomevendors. 第二个版本翻译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