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工程期末复习习题及全部答案

绪论1680年列文虎克制成显微镜 ─── 证明了微生物的存在。1857年,巴斯德(Louis Pasteur)微生物之父证明了酒精是由活的酵母发酵引起的。并提出了著名的发酵理论:一切发酵过程都是微生物

编号: 2021xx 时间:年月日 页码:第页共页 1 14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绪论 ● 1680年列文虎克制成显微镜───证明了微生物的存在。 ● 1857年,巴斯德(LouisPasteur)微生物之父证明了酒精是由活的酵母发酵引起的。并提出了著名的发酵理 论:一切发酵过程都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1897年德国化学家毕希纳发现磨碎的酵母仍使糖发酵形成酒精───酶 ● 1905年,柯赫建立微生物纯培养技术,为微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科赫的固体培养基也是微生物学研究 史上的一大突破。 第一章生产菌种的筛选 1、工业化菌种的要求有哪些? ①遗传性能要相对稳定,不易变异退化;②能够利用廉价的原料,简单的培养基,大量高效地合成产物; ③抗病毒能力强,不易感染它种微生物或噬菌体;④产生菌及其产物的毒性必须考虑(在分类学上最好与致病菌 无关,不产生任何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毒素,包括抗生素、激素和毒素等,保证安全); ⑤有关合成产物的途径尽可能地简单,或者说菌种改造的可操作性要强;⑥生产特性要符合工艺要求(如生长速 度和反应速度较快,发酵周期短等)。⑦培养和发酵条件温和(糖浓度、温度、pH、溶解氧、渗透压等) 2.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酵母菌、霉菌和放线菌 3、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一定要进行富集培养? 样品的采集-预处理—培养—培养—菌落的选择—出筛—复筛—性能的鉴定—菌种保藏 富集培养的原因:自然界中目的微生物含量很少,非目的微生物种类繁多,进行富集培养,使目的微生物在最适 的环境下迅速地生长繁殖,数量增加,由原来自然条件下的劣势种变成人工环境下的优势种,使筛选变得可能。 4.每克土壤的含菌量大体上有一个十倍系列的递减规律: 细菌(~108)>放线菌(~107)>霉菌(~106)>酵母菌(~105)>藻类(~104)>原生动物(~103) 第二章微生物的代谢调节和控制 1、酶活性调节的反馈抑制类型和抑制机制。 反馈抑制——主要表现在某代谢途径的末端产物过量时可反过来直接抑制该途径中第一个酶的活性,促使整个反 应过程减慢或停止,从而避免了末端产物的过多累积。 主要表现在氨基酸、核苷酸合成途径中。 特点:作用直接、效果快速、末端产物浓度降低时又可解除 1 14 第页共页

腾讯文库微生物工程期末复习习题及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