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论文结题报告-小学数学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数学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一)、课题背景 培根说的:“习惯是一顽强而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由于习惯的不同,它们不是造就一个人,就是毁灭一个人。也正如萨穆尔,斯迈

小学数学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背景 培根说的:“习惯是一顽强而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由于习惯的不同, 它们不是造就一个人,就是毁灭一个人。也正如萨穆尔,斯迈尔所说:播种思想, 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 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 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是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预 习是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步,是他们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是 他们自学的过程。因此,预习是上好数学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 能力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引导学生 养成基本的预习习惯,掌握基本的预习方法,然后逐步放手让学生学会自主、独 立地探索知识,尝试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教”是为 了不“教”的理念。 (二)、现状分析 当前,有很多教师不注意数学学科的课前预习,还没有体会到课前预习的真正意 义。因此,根本不安排学生学习新的概念,去预习新的理念,去发现新的规律。 这样势必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学生自我素质的不断完善,影响学生自 学习惯的养成及自学能力的提高。学生在自学习惯养成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有: 1、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不能自觉、按时、有质量地完成 作业;学生的预习作业完成情况较差;学习中,主动探究、获取知识意识不强, 不能很好地倾听他人的意见。 2、自主学习能力有待系统指导、帮助提高。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课堂上不善 于发言,独立思考能力不强;个别学生对工具书的使用存在障碍;学生在自主搜 集学习资料方面总体表现较差;自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 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通过有效的预习,让学生主动获取知 识,是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应从提高预习质量上入手,明 确预习的要求,指导预习的方法,重视预习习惯的培养,强化预习这个教学环节, 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鉴与这些,我就数学中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进行 了研究,确定了“小学数学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假设 通过新课标的能力要求、发展心理学理论、自主学习理论,通过强化学生的思想 意识、给学生创设预习的时空、重视预习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 合作、巧用评价激励机制五大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使学生树立预习意识,提高对预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2、使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自 主学习能力,为其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使学生学会预习、乐于预习、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及学生的

腾讯文库数学论文结题报告-小学数学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