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所调整的诉讼法律关系
论民事诉讼法法律关系民事诉讼法所调整的诉讼法律关系,在大陆法系国家以及我国的民事诉讼法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诉讼法律关系内容和范围的确认,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国民事诉讼法的目的和模式,并对学说和
论民事诉讼法法律关系 民事诉讼法所调整的诉讼法律关系,在大陆法系国家以及我国的民事诉讼法 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诉讼法律关系内容和范围的确认,在很大程度上 反映了各国民事诉讼法的目的和模式,并对学说和司法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尽管在现在的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法学者已经疏于论及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然而,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及其民事诉讼法学理论,需要在适当完善民事诉讼 法律关系理论的基础上来建立和充实。所以,研究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仍有重要意 义。 一、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要学说 19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概念产生于世纪中叶的德国,时值德国资产阶级势 19 力日益增强、平等观念高扬、私法关系观念盛行之际。在世纪的欧洲,刑事 诉讼中的被指控人在程序法上已经完成了从昔日纠问式诉讼程序的诉讼客体到 诉讼主体的转变,具有了独立的、与法院、检察官平等的诉讼地位,由此产生了 程序主体性理论。平等观念不仅有利地推动了刑事诉讼中程序主体性理论的建立, 1886 而且也导致了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诞生。德国学者比洛夫在年的《诉讼抗 辩和诉讼要件论》一书中最早提出了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学说。他认为,法院与 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各个诉讼阶段和民事审理工作本身只是诉讼的外在方面,而 “ 诉讼是一个产生着、发展着和消灭着的整体。他说:诉讼是有阶段地进行,并 一步一步发展着的法律关系。 自从比洛夫首创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概念之后,在德国、法国、日本和其他地 区开始了一场研究、争鸣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热潮,并逐渐形成了以下几大学派: 第一、一面关系说。此说认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只是当事人之间的关系。第二、 两面关系说。此说认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法院与原告、法院与被告两个方面 的关系,原被告双方在诉讼中不会直接产生诉讼权利义务关系。第三、三面关系 说。此说认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不仅是法院与原告、法院与被告之间的关系,还 包括原告与被告之间的关系。第四、法律状态说。此说认为,民事诉讼的目的是 要确立判决,是依据判决的既判力把当事人的权利确定作为目的的程序,这种目 的使当事人之间形成一种状态,即当事人对未来判决预测的状态,民事诉讼法律 关系实际就是一种状态。第五、多面系列关系说。此说认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是发生在法院同原告、被告、检察机关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第 六、审判法律关系加争讼法律关系说。此说认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既有法院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