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19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在山的那边》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积累字词,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2.过程和方法:解读诗歌的主要内容,领悟诗人寄予诗中的感情。把握诗歌中运用的象征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领学生联系自己的
《在山的那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积累字词,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 2.过程和方法:解读诗歌的主要内容,领悟诗人寄予诗中的感情。把握诗歌中运用的 象征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领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人生。 二、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领悟诗歌主旨。 2.“山”“海”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难点 引领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人生。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味法、合作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杜甫的《望岳》和两幅图片(一幅是深山中跋涉的农人,一幅是美丽的大海)激发孩子 们对外面世界的强烈渴望,从而引出课题。 (二)知识预览 1.作者简介 王家新,1957 年生于湖北均县(现在丹江口市)。1978 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 1982 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5 年借调到北京《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 1990 年离开,1992 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 的诗集有《纪念》(1985)、《游动悬崖》(1997)等。 2.写作背景 本文作者王家新出生在湖北省的武当山下。一片寂静的校园,一条清澈的小溪以及环抱 着的群山,便构成了他幼小的心灵世界。而作为一个充满着强烈好奇心的少年,他决不会满 足于这片小小的天地。于是他产生了在山的那边是什么的想法,并为着这一理想进行艰苦地 探寻,这种探寻甚至影响了他的一生。后来,他把在探寻和奋斗过程中的所有感受和体验写 成了一首诗,于是就有了这篇课文《在山的那边》。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