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京安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廊坊市京安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生物

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 河北省廊坊市京安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含解析 【解答】解: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使种群基 一、选择题(本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401.5 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A正确; 题目要求的。) B、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B错误;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但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代表产生生殖隔离,生殖隔离 下列是基因型为的某高等生物的一个细胞相关分裂过程示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1. AaBb 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C; D、正常情况下,种群的基因库在种群中通过交配而传给子代,不会随个体的死亡而逐渐变小,更加 不会消失,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 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A.该生物可以产生基因型为AB、Ab、aB、ab的配子 3. 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 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 B.乙细胞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 因分离定律的是 C.含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甲、乙和丁,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甲、丙和丁 A. 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1 B. F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12 D.若戊细胞中1号染色体上携带有基因a,则7号染色体相同位点上应有基因A C. F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1 D. F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1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B C 2.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根据分离定律的内容:“是指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 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 B.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为新物种形成提供材料 代”分析: C.种群基因频率一旦发生改变就能产生生殖隔离 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遇碘全部呈蓝黑色,后代表现型只有一种无法证明,A错误;F 11 D.个体的基因在个体死亡后消失,导致种群的基因库也随之消失 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说明F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但 21 参考答案: 不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B错误;F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 1 色,说明F产生两种配子,比例为1:1,所以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C正确;F测交所 11 A 【考点】B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只能验证,不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律,D错误。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 血友病是一种伴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均有一个患病的弟弟,但家庭 4. X 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 的其他成员均不患病,他们的子女患病的概率为()

腾讯文库河北省廊坊市京安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