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质量监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毛泽东于1942年发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分钟分值分 150150 一、现代文阅读分) (35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小题,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I519 材料一: 毛泽东于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延安讲话》)和习 近平在2014年10月发表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北京讲话》)体现 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文艺性质和意义的理解认知。在现代世界,任何国家的文艺在发展过程 中,都无法回避且必须面对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两个“讲话”给 予了妥当的理论处理,二者虽然所处的社会语境有很大不同,但其解决问题的立足点却是一 致的,那就是人民本位下的民族文化立场。 两个“讲话”的人民本位意识,首先表现在“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主基调 上;其次,还表现在二者在语言表述上平民化的修辞与话语策略,极少采用专业词汇,而是 采用口语聊天的形式,通俗易懂。 两个“讲话”的民族本位意识,主要表现在二者均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外来文艺,对外来 文化、文艺观念及其作用和影响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反思;在主导性质和方向上,具有强烈 的本土文化意识。在中国化本土文艺话语建构成熟之前,中国文艺话语要么打着欧美国家文 艺话语的印迹,要么打着俄日文艺话语的印迹,与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犹若云泥。 《延安讲话》发表之前,苏联文艺话语成为左翼文艺界的主流话语。《延安讲话》根据中 国革命的实际,实事求是地强化革命叙事中农民阶级叙事。《延安讲话》极力提倡工农兵文艺, 把那种对外来文艺观念“硬搬和模仿”的行为斥为“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延安 讲话》成功破解了文艺理论现代发展中的“话语移植困局”,并以之作为话语阐释符码,成功 建构了中国现代第一个本土化的文艺理论话语体系。 《北京讲话》之所以重视文艺发展中的民族本位意识,把“中国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 艺的灵魂”,是因为新时代中国的文艺发展面临民族文化自强的迫切要求,且其社会文化语境 比20世纪40年代更为复杂。由于缺乏中国化的思维和理论根基,中国文艺学者成为苏联文艺 话语、西方文艺话语的兜售者,他们用外来话语对中国文艺对象所作的似是而非的研究分析, 很难解释清楚中国文艺的艺术性质和艺术特征,更难以解决文艺活动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或难题。 《北京讲话》中的文艺民族木位意识既顺应了世界大势,也顺应了国人民心和中华民族文化的 发展要求。 《北京讲话》民族本位下的本土意识较之《延安讲话》论证得更为丰富,也更为充分。《北 京讲话》以“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这两个阐释符码为基本叙事单位,使“中国精神” 得到了呈现。《北京讲话》不仅要求文艺创作主体在艺术理论和观念的理解上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作者在陈述庄宗得、失天下的具体过程,并引用“满招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