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版2024小升初语文每周一练试题 附解析

江西版2024小升初语文每周一练试题 附解析题 号知识基础积累运用口语交际阅读理解作文题总分得 分考试须知:

乡镇(街 道) 学校 2、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 江西版2024小升初语文每周一练试题 附解析 班级 在生命的旅程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 姓名 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 );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 );可以 学号 题号 知识基础 积累运用 口语交际 阅读理解 作文题 总分 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是朝向( );可以是面对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 ……… A、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得分 ……….………… 密 B、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 封 C、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 考试须知: ………………… 线 D、不停的絮絮叨叨 ……..…………… 内 1、 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 1.思援弓缴而射之。 援── 2、 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 不 2.孰为汝多知乎? 汝── …. 3、请在试卷指定位置作答,在试卷密封线外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3.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 准 严峻── …. ………… 答 4.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一、基础知识检测(共6小题,每题4分,共计24分) … 题 见微知著── 1、选择题。 4、按例句的写法特点,仿写句子。 1、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短语,搭配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美是广泛的,_______,烟雨楼阁,可谓之为美;_______,碧天黄沙,可谓之为美;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倾国倾城,可谓之为美;_______,潇洒从容,也可谓之为美。但美的答案,远远不止于此。 5、为迎新春,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下列对联最适合贴在书房门口是( )。 A.姑苏江南 大漠孤烟 明眸皓齿 羽扇纶巾 A.门集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 B.大漠孤烟 姑苏江南 明眸皓齿 羽扇纶巾 B.万户春风为子寿,半窗松雪论天伦 C.姑苏江南 大漠孤烟 羽扇纶巾 明眸皓齿 C.春风得意千条绿,快马加鞭万里程 D.大漠孤烟 姑苏江南 羽扇纶巾 明眸皓齿 D.立节可为千载道,成文自足一家言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6、选择合适的汉字填空。 A、云就像天上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厨橱 震振 B、“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 ()窗 ()艺 ()柜 () 奋( )颤 ()慑 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C、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 的一丝不苟啊! D、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二、知识积累运用(共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1、按要求完成下列练习。 A、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1、默写古诗《 示儿 》,并用自己的话填空。 B、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从这首诗中,我们懂得了诗人一生的遗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对孩子的嘱咐是 C、嫦娥三号向太空飞去,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我独自一人形影不离地来到思源广场。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朝诗人杜甫写的一首诗,他还写了《春夜喜雨》、《江畔独 4、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步寻花》、《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等诗篇,请你从中选择一首写下来: A、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 3、《英雄儿女》这部电影(电视)你看过吗?面对敌众我寡,英雄王成在阵地上只剩下一 C、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个人的时候,他毅然手拿爆破筒,冲进敌阵与敌人同归于尽。每当祖国需要你的时候,你将会 D、那一颗心就宛如一片欢腾的大海;那一双眼就仿佛两道溃决的河流。 15 第页共页

腾讯文库江西版2024小升初语文每周一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