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因素识别、评价程序

目的识别本公司范围内的环境和职业安全卫生危害,评价其影响和危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因素并进行有效控制。范围适用于通过本程序识别出本公司生产、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控制和能施加影响的危害的识别,评价出重要

版本 A 文件編號 Sd-0019 ---------有限公 危险源因素识别、评价程序 司 發行 2006.02.01 頁次 41 共頁之頁 1 目的 识别本公司范围内的环境和职业安全卫生危害,评价其影响和危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因素并进 行有效控制。 2 范围 适用于通过本程序识别出本公司生产、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控制和能施加影响的危害的识别,评 价出重要危险源并及时更新这方面信息。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活动、产品、服务中全过程。 3 用语定义 3.1 相关方:在本程序中仅指本公司的业主、服务供应商和运输商。 3.2 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合之根源或状态。 3.3 风险: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4 职责 4.1 行政部:负责组织公司危险源的识别和危险的评价工作。 4.2 各部门:控制本部门的危险源因素,由本部门专职人员或请其它专职部门对本部门员工实施环境安 全卫生教育。 4.3 有关职能部门负责提供识别危险源因素的资料。 4.4 行政部负责组织各部门识别本部门危险源因素。 4.5 行政部负责复核各部门的《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表》,并对各部门的危险源因素进行确认和汇总。 4.6 行政部负责组织评价重要危险源因素并编制《重大危险源因素清单》。 4.7 管理者代表批准负责《重大危险源因素清单》。 5 程序 5.1 资料准备 5.1.1 生产部提供工艺流程图。 5.1.2 营业部提供客户对产品的环保安全卫生要求。 5.1.3 行政部提供与本公司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5.1.4 仓库提供原材料消耗定额和主要成分清单及化学品清单。 5.1.5 采购部提供各种原材料或物料的实际消耗量。 5.1.6 财务部提供每月各类废料处理量。 以上资料由各有关部门保存,以备其他部门查阅 5.2 危险源的识别 5.2.1 行政部每年组织各部门有关人员识别本部门(包括相关方)的活动、服务中的危险源因素,并填 写在《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表》上。危险源识别可参考附录《生产过程危险源和风险因素通用 提示表》。 5.2.2 行政部将各部门的危险源进行确认、归纳,登录在公司的《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表》上。 5.2.3 危险源因素识别选择活动和过程时应考虑: →→→→→ 采购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服务全过程的废气排放;废水排放;废液处 理;噪音产生;固体废弃物产生;化学品的运输、贮存、使用;原材料与资源能源的消耗;产 品所涉及的危险源等。

腾讯文库危险源因素识别、评价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