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贵州省遵义市道真自治县道真中学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贵州省遵义市道真自治县道真中学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9分,每小题3分)①儒家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是“为政在人”
一姓卖命——君臣只是分工不同,但都得为天下万民服务。因此,他们之间应是平等的师友关系,而 2020-2021 学年贵州省遵义市道真自治县道真中学高二语文模 不是主仆关系。 拟试卷含解析 ⑦养民须富民。荀子说使国家和人民富足的重要方法是“节用裕民”——“节用”即严格按照礼 353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制规定,限制各级官吏和行政部门的费用,使他们不至于过度;“裕民”是说要给百姓以优厚的政 策,使他们得以富裕。如:少收农田赋税,减轻交易市场的税收,尽量少动用民工,绝不能误了农时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9分,每小题3分) 等。百姓得到优厚政策的保护,生产就会成百倍地增长,人民就会富裕,物产就会丰裕。老百姓富裕 ①儒家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是“为政在人”,“人”即治于人的“人民”和治人的“人才”;为 了,自然也就知礼节了。 政在人的核心是服务人民的人才与人民的需求要和谐促进。 1.下列分析与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②为政之首在选人,儒家推重“尚贤使能”,打破亲亲关系。孟子认为,选用贤才时,应当允许 A“为政在人”是儒家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其核心是服务人民的人才与人民的需求和谐促进, 关系疏远的人越过关系亲近的人。荀子也宣称:王公贵族的子孙,如果没有德才,那就只能沦为平民 其中的“人”包括治人者和治于人者。 百姓。相反,平民百姓的子孙,如果德才兼备,就应当把他选拔到政府去担任官职;推举贤能只应遵 B儒家推重“尚贤使能”,只要德才兼备,允许关系疏远的人越过关系亲近的人进入政府担任官 循一条标准,即使他是一位有德才的人,既不能因他是自己的仇人而不推举,更不能因他是自己的亲 职,不能因他是自己的仇人而不被推举。 属而降低条件。 C.夏桀和商纣失天下的主要原因是失去了民心,周推翻商纣统治后,周武王和周公旦等认真地 ③其次在管人。儒家认为礼治德教是最根本的。孔子说,平时对老百姓不进行教育,而到他犯了 总结商朝亡国的教训,告诫子孙要“敬德保民”。 法时就杀他,这叫做暴虐——推论下去,人才也需要时时接受教育,而不能单靠法的威严来慑服他 D.儒家强调为政要养民,只要人民希望得到的东西得到了,人民厌恶的东西不强加给他们,就 们。礼治德教是建立在人们内心自觉的基础之上的,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具有这种自觉 可以长久地保住天下,社会就会长治久安。 性,而每一个人也很难时时事事处处都做到自觉。尤其是掌握了国家权力的人才们,稳定而持久的自 2.下列分析与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觉性更难得到保证。因此,为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而带有强制性的法治刑罚,也是不可缺少的。 A.儒家认为,不论是治于人的平民百姓,还是治人的人才,都要时时对其进行教育,不要单靠 ④儒家强调“为政在人”,不是说不要“法”,是说在“法”与“人”二者中,“人”的因素更 法的威严来慑服他们,这就是所说的管人。 为重要。荀子指出,不用道德教育,只依靠刑罚,法律条令再详细周密,也是防不胜防的。相反,如 B.每一个人很难时时事事处处都做到自觉,尤其是掌握了国家权力的人才们,因此,为维护社 果只用道德教育而不用刑罚,那么丑恶就得不到应有的惩治,这也是不行的。荀子认为:法是不能独 会公共利益的强制性刑罚,也是不可缺少的。 立起作用的,而依法所推衍出来的各种政策条令也不可能自动地产生。只有有了好的执行者,法令和 C.荀子以为法不能独立而用,如果不用道德教育,只依靠刑法,丑恶仍然不能根除;只用德教 律条才能发挥其作用,否则就没有任何作用。法是治理国家的基础,而有德有才的人则是法的本原。 而不用刑罚,丑恶就得不到应有的惩治。 法是需要人去执行的,特别是需要人按照不断变化着的实际情况去施行的——所以,儒家主张人法并 D.“为政在人”不是不要“法”,而是说在“法”与“人”中,“人”的因素更为重要。所 重,重在择人执法的思想,很有积极意义。关于礼与法之间的关系,荀子认为礼是立法的依据和基本 以,儒家主张人法并重,重在确定对什么人执法。 原则,因而两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⑤为政的目的是养民。孟子总结夏、商二代灭亡教训时说:夏桀和商纣失天下的主要原因是失去 A.儒家认为,国君和臣子应该是平等的师友关系,而不是主子和仆人关系,他们都必须为广大 了民心。养民莫于养心。那如何才能得民心呢那就是,人民希望得到的东西,要想方设法给予他们、 人民群众服务,只是分工不同。 满足他们,而人民厌恶的东西绝不要强加给他们——当周推翻商纣统治后,周武王和周公旦等认真地 B.荀子认为,天生万民,设立君主,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百姓,设立百官是为天下、为万民服务 总结了商朝亡国的教训。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失德和失民。因此,他们反复地告诫其子孙须“敬德保 的,而不是为君主、为一个姓氏卖命的。 民”,然后才有可能长久地保住天下。 C.荀子认为,要使国家富足,重要措施之一是“节用”,严格按照礼制规定,限制各级官吏和 ⑥荀子说天生万民,并不是为了君主;相反,天设立君主,则是为了人民百姓。其“立君为民” 行政部门的费用,杜绝各种浪费现象。 的思想得到了黄宗羲的进一步发挥。黄宗羲认为设立百官是为天下、为万民服务,而不是为君主、为

